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楼价半年飙一成 市民无房不想生

2018-06-23 07:11:37 作者:赖振雄、林惠芳、实习记者卓铭轩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楼价今年来整体已飙升约一成,新界区与港岛区指数更齐齐创新高大公报记者黄洋港摄

楼价屡创新高,仅2018年约六个月已飙升一成。香港社会响起觅地进行曲,惟半数港人拒奏生育交响曲。香港妇联调查发现,愿意生儿育女的港人跌至47%的五年新低,女性拒绝生小孩的比率更首次超越男性。港人不愿传宗接代的五大原因包括房屋问题、育儿经济压力、工作繁忙、享受自由身及讬儿服务不足,普遍受访者认为解决房屋问题最关键,希望政府优先安排公屋及居屋,以助增加生育意愿。
 
尽管市场普遍预期息口下半年势升,惟本港楼价依然升不停,连沙田第一城呎价也升穿两万元,令不少买家上车梦碎。据美联物业统计,今年来整体楼价已升逾9%,上车盘供应重镇的新界区升幅更逼近12%,新界区与港岛区楼价指数齐创历史新高。物业代理料下半年升势放缓,惟大势料仍向好,全年整体楼价料升15%。
 
上车客积极抢盘推高楼价
 
反映二手楼价的“美联楼价指数”显示,楼价指数最新报172.16点,按周上升约0.39%;指数较四星期前升约1.65%;自今年起累积上升约9.63%。
 
上车客积极抢盘,面对二手盘源短缺疯狂追价,推动新界区楼价指数今年累升近12%,升幅跑赢港岛及九龙。新界区楼价指数最新报164.17点,按周升约0.41%,指数比起四星期前升约2.41%;今年已累积上升达11.67%。
 
美联港岛楼价指数最新报189.11点,按周升约1.12%,四周及自今年起分别升1.43%及8.98%。新界区与港岛区楼价指数齐齐创历史新高。
 
九龙区方面,美联九龙楼价指数最新报162.08点,按周仅微升约0.002%;较四星期前则升约0.97%;今年累积升幅约7.47%,表现相对落后。
 
最新公布的美联楼价指数,以收集于6月13日至6月19日签订的正式买卖合约成交计算。业内人士指出,指数大致反映两周前的市况,当时受到启德新地王效应刺激,不少业主封盘反价,买家忧虑迟买更贵,积极追价入市,推动二手屋苑频频创新高,尤以上车盘较多的新界区情况最明显。
 
整体而言,楼价下半年将受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包括政府可能推出空置税、本港银行调整最优惠利率以及贸易战。利嘉阁认为,下半年楼价升幅将会放缓,惟本港基本因素仍然向好,加上超低的失业率均利好整体大市气氛,料对楼价有一定支持作用。有专家认为,在刚性需求、息口偏低、土地供应不足及“愈迟买愈贵”心态等影响下,楼价将会继续上升。
 
市民无壳唔想生

图:香港妇联调查显示,愿意生儿育女的港人跌至五年新低大公报实习记者卓铭轩摄
 
本港生育水平持续下跌,统计处去年底发表《香港人口趋势1986-2016》报告,生育率由1986年的每千名女性相对1367名活产婴儿,下跌至去年的1205名。自2013年起,本港活产婴儿数目,只徘徊每年5.7万至6.2万之间,每千名人口计算,只录得单位数字的低位。
 
现代女性不愿放弃事业
 
香港妇联昨发表“港人生育意愿”调查,进一步揭示出生率持续下跌的真相。妇联五至六月以电话访问形式,随机抽样访问813名20至49岁本港居民,男女比例为47%对53%,结果发现,只有47%受访者愿意生育,20至29岁组别则有57.4%,30至39岁组别跌至52.8%,40至49岁组别仅31.9%。
 
统计处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女性首次生育年龄中位数,由29.2岁上升至31.4岁。妇联指出,过去四年的同类调查,均是男性拒绝当爸爸较多,今年首次打破规律,仅47.1%女性愿意生育,少于男士的52.9%,即约52.9%女性不愿做妈妈。女性生育意愿下跌,原因是夫妇双职家庭愈来愈多,女性生活重心不再只围绕家庭,希望拥有自己事业,考虑生育时不得不在家庭及事业中取捨。
 
调查又发现,港人拒绝生育,房屋问题及经济困扰成为两大主因。香港妇联副主席暨社会政策研究委员会召集人欧阳宝珍指出,八成人同意房屋问题影响生育意愿,近年香港楼价高企,租金飙升,不少年轻人因未能解决置业问题而迟结婚。
 
妇联提出多项建议(见表)以暂缓日趋严重的人口老化问题,令香港长远有稳定发展。
 
慧仪:“一位小朋友已佔一半空间”
 

 
图:吕慧仪认为子女是爱情结晶品,生育理所当然
 
记者卓铭轩报道:不少香港名人选择放弃生儿育女,享受二人世界,包括影帝刘青云和港姐太太郭蔼明,“叻哥”陈百祥与黄杏秀,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两个都唔够数”,当中2008年港姐亚军陈倩扬正怀第三胎,前包山后郑丽莎更已是四名子女的母亲。
 
郑丽莎接受《大公报》电话专访,指自己很喜欢小朋友,原因是自己有两名哥哥,形成重视家人观念。问到会否继续生?她笑言“生六个最理想”。
 
陈倩扬已育有两名儿子,现怀有一胎,预产期为八月。喜欢大家庭的她说:“生儿育女是为儿子留下手足之情,是给两个仔仔最好的礼物!”她希望,趁仍年轻,身体许可情况下,再生一个小孩。
 
前工展小姐兼港姐吕慧仪,育有一名儿子,对于港人不愿意生育,她认同因“港人买楼难”,生活空间小,一位小朋友已佔去家庭一半空间,但认为“有长有幼”才算是一个完整家庭,“生儿育女是双方爱情结晶,是理所当然!”
 
生育率低碍经济恐步日本后尘
 
记者卓铭轩、余伟诗报道:12年前,“风之后”李丽珊一句:“养大一个小朋友要400万元”,吓煞不少人;12年后,养育小朋友的生活费随时更多。有学者认为,香港生育政策及福利,相比回归前好,侍产假、幼儿教育等有大改善,来到林郑新班子,福利更显著提高,但相比中国及海外等地,仍有所不及。
 
香港中文大学未来城市研究所督导委员会副主席许桢教授指出,香港近10年进入高消费时代,对于适龄结婚的80后、90后来说,经济压力尤其沉重,因而影响他们的生育意愿。他指出,香港人口老化,出生率低,带出长者缺乏人照顾、香港升级转营困难、消费力下降三大问题,其中第三项急需正视,以免步日本后尘,出现长者多而消费力弱的社会,甚至通缩。特区政府可考虑输入移民家庭,以减慢人口老化,保持生育率不跌。
 
民建联妇女事务委员会主席、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表示,与老公忙于拼搏工作,故觉得未需要生儿育女。她表示,外国的鼓励生育政策比香港好,有些国家有现金奖奖励生育的父母,部分有薪侍产假甚至长达两个月,而且外国很多大企业,均设有讬儿服务,港府可以参考,推出更为惠民措施。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