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田家炳慈善家身教儿女不挥霍

2018-08-08 03:16: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长子田庆先(右)眼中的父亲(左)是严肃的,但言行间对子女流露着关爱

  身为九名子女的父亲,田家炳坚信严慈兼备才是王道,“言传不如身教”,他用一生实践“勤、俭、诚、樸”,将美德传承到下一代。田家炳长子田庆先表示,父亲在1960年代购入两套西装,一穿便是50年,即使西装已变成“鸳鸯色”仍坚持不买新衣,在他言传身教下,全家都十分“悭家”。田家炳又要求子女要守时,“他永远有早到没有迟到”,子女每次随他工作,难免心生压力,但同时督促自己明白守时的重要性。虽然父亲比较严肃,但在子女眼中,他的言行充满关爱。\大公报记者 赵凯莹(文) 蔡文豪 田家炳基金会 (图)

  田家炳定居香港时,育有九名子女、两房太太,还有老父母,一家十几口,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庭。中国人重视孝道,作为一家之主,田家炳深知要让孩子们孝敬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所以他对自己母亲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亲自端汤盛饭、嘘寒问暖,孩子们看在眼裏,亦自然对祖母尊敬有加。

  两套西装穿足50年

  《朱子治家格言》记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田家炳的节俭事迹为人熟悉,出外公幹必自备肥皂和毛巾,外出自备水樽之外,俭樸生活在家中广泛实行。长子田庆先透露,父亲爱惜衣物,衣服定必重複使用,多年来,睡衣只有一个款式,“我女儿趁他生日,买了质料较好、较舒服的睡衣给他,他都没有穿,不是不喜欢,而是觉得足够就好,毋须买新。”

  在穿衣讲求潮流与品味的年代,田家炳却只有两套西装,都是1960年代买入。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副主席戴希立笑言:“以前西装的商标,写有裁缝名字和电话号码,他西装上的电话号码只有六个数字,可见有几耐历史。”田家炳的节俭,成为了家人的模範,田庆先称:“我的弟妹全部都好‘悭家’,有时甚至‘悭过头’,我可能是最‘大使’的一个。”

  永远有早到无迟到

  九兄弟姊妹自小习惯节俭,妹妹穿姐姐的旧衣,弟弟穿哥哥的旧衣,玩具更是梦想才有的东西。四子田荣先称,每次吃饭,看到桌上剩下饭菜,必定要“扫清光”,“我自小浸淫在父亲的古训中,不自觉养成了习惯,每次看见桌上有剩菜,就觉得碍眼,禁不住又多捡两箸,怕过分暴殄要折福。”

  除了节俭,田家炳亦十分守时。田庆先跟随父亲工作多年,从未见过他迟到,“他永远有早到没有迟到,早到最多四围兜下,但一定不会迟,每次跟他工作都好惊,因为迟到会被他闹。”他坦言,压力一定有,但同时督促自己要养成守时的习惯。

  在三女儿田淑莲眼中,爸爸总是有求必应。学校师姐要做毕业话剧,田家炳义不容辞借出家中傢具充当道具,一家人几天无傢具用,也在所不计;高中同学的哥哥不够经费去美国读书,田老二话不说立刻借钱;她的外国朋友来港旅遊,田老亲自做导遊,又提供房间让朋友居住,待子女的朋友如自己的朋友。一举一动,都让子女动容及尊敬。

  亿万家财该如何分配?田家炳有自己一套。田家炳数十年间捐出的善款数以十亿计,但他只为儿女留下一间家族经营的化工厂,其馀全部拨到田家炳基金会作慈善用途。田家炳这样解释:“子孙能胜我,要财幹什麼?子孙不如我,要财幹什麼?”意指子女若有才能,又何需留下财富,让他们坐享其成呢?难得的是,子女们都欣然接受安排,可见田家炳播下乐善好施的种子,已深深埋在子女的心中。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