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邨越街坊情 共享深水埗DNA

2018-08-12 03:16: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美荷楼”展开本地公屋历史第一章,更堪称本地“共享单位”鼻祖

  深水埗,穿梭乱中有序、旧店新舖林立的街道“寻宝”,衣食住行包保有收穫。坐落於香港九龙核心地段,本港最早期的工商业地带,深水埗经历逾半世纪高速发展,却与香港繁盛一面形成最大反差。有本地遊“搞手”认为,“(深水埗)独有的DNA(基因),其他区难以比较!”至今保存上世纪50、60年代景况,满载昔日港人艰辛、道地的草根回忆与街坊情。香港旅遊发展局今年拟重点向旅客推广该区特色。/大公报记者 谢进亨(文) 蔡文豪(图)

  谈及草根生活,港人起居饮食中,向来以“住”的烦恼最大。深水埗昔日作为全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谈起区内地标建筑,不得不提美荷楼。它既展开本地公屋历史第一章,令本港现时约三分一人口享有安乐窝,更堪称本地“共享单位”鼻祖。

  公屋草根生活 原味呈现

  时光倒流至1953年圣诞平安夜。美荷楼前址,即石硖尾木屋区发生大火灾,一夜间烧毁逾2500间木屋,逾五万人痛失家园。为安顿灾民,政府翌年就地兴建徙置大楼。经过50年风雨後,美荷楼2004年完成“原有使命”。及後它逃过被拆厄运,2010年获评为本地二级历史建筑,五年前活化翻新为青年旅舍,地面和一楼位置则改为“美荷楼生活馆”。

  登门造访,公屋昔日面貌原汁原味地呈现眼前。每户单位面积劃一为120平方呎,入住五个人(儿童以半个人计),相比近年楼市上新落成、实用面积不足200平方呎的蜗居单位,更见细小。碌架床、帆布床床位不足,住户难免要“瞓床下底”。煮食炉具则设置於大门外走廊,窗外挂满晒衣,构成万国旗飘扬奇观。其馀“共享”空间同样物尽其用,每层中央走廊设有公共厕所、浴室;天台空间用作办校,解决基层儿童入学问题;大楼地下则开设商舖,售卖日常乾粮杂货。

  昔日公屋生活环境挤迫、恶劣,本地文化旅遊企业“活现香港”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陈智远(Paul)自幼在黄大仙美东邨长大,自然熟悉不过。作为“屋邨仔”,他向旅客介绍时总会娓娓道来,基层生活纵然艰辛,但居民但求“有瓦遮头”,甚少怨言。“安居”继而“乐业”,每户屋簷下,居民向上流、努力奋鬥的故事,抑或是邻里情等,无数“香港狮子山下精神”叫人津津乐道。

  邻里互助精神 口耳相传

  美荷楼历年无数住客中,以蜚声国际的本地大导演吴宇森最广为人知。他七岁随父母由内地迁港,原打算移居台湾,但因无情火而告吹,在龙蛇混杂之地度过童年岁月。热爱电影的他,流连区内电影院,其间曾得罪流氓地痞,幸得邻居出手相救保住性命。不一样的童年经历,使他执导的港产电影《喋血双雄》、《英雄本色》,把“暴力美学”诠释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60年代任职石硖尾区小学的王校长忆述,“学生无钱交学费,学校又要準时上缴政府,很多时候学费都会由老师代交。”80年代迁入美荷楼的罗太则分享,“以前返工放工行过走廊,次次都会同隔篱阿婆打招呼!”邻里互助精神,凭老一辈口耳相传,Paul认为,亲身走入毗邻的石硖尾邨,体会更深厚、真实。作为“寻宝”路线“必睇位”,最令外国旅客啧啧称奇是,细小的屋邨密度高,住户多,但平台连接而成的小社区,凉亭、公园、遊乐场及球场俱备。老街坊平日聚首“打吓牙骱”,足见邻里情至今不变。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