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小时生活圈”,霍启刚形容是我们的家变大了。图为预计於2019年5月通车的虎门二桥,届时从东莞到广州番禺将缩短30分鐘车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早前正式发布,港青在大湾区有何机遇,成为今年两会一大热点话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10日在政协第三场记者会上,引用具体数字介绍:高达83%的港青对大湾区发展理念表示认同,44%的港青认为大湾区会给他们带来机遇。霍启刚形容港青在大湾区发展要改变“北上”的概念,因为大湾区是“家”的扩大和延伸。
去年,霍启刚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自称“新丁”的霍启刚对中外记者称,履行政协任务不仅要有感受体会,也要有数据支撑,当前83%的港青对大湾区发展理念表示认同,44%的港青认为大湾区会给他们带来机遇。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数据是,愿意在大湾区裏面求学、居住、创业、就业的港青暂时并不太多,只有20%左右,不愿意的还是居多。
一小时生活圈 令“北上”成过去式
“这说明一点,可能现在对於大湾区长期发展还是有顾虑的,反映我们在後面还有很多工作去做。”霍启刚分析,港青认同大湾区潜在的就业创业机会较多,有利於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但是他们不想去的原因主要是什麽呢?主要是他们对内地的环境不熟悉,他们缺少人脉网路,他们可能跟家人朋友分离得比较远,担心内地的生活不习惯等等。”
霍启刚直言: “港青去大湾区,我很不想以後用『北上』去形容,这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很远。你知道香港人经常开玩笑,深圳往北的都是北方,都是那样一个概念,我们必须改变这个概念,不是 『北上』的概念,只不过是一个家的扩大,一个家的延伸。可能以前是两居室,现在买了一个叠层的别墅,家变大了,没有离开家,没有出门,就是房间多了而已,就是那个概念。”他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从尖沙咀去福田、深圳仅20分钟,一个小时也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去珠海,大湾区形成 “一小时生活圈”,不存在 “北上”,港青要打破 “过境、过关”这样的心理障碍和隔膜。
目光聚焦九市空间更大
霍启刚称,大湾区不只是对深、广的 “+2”,江门、肇庆、惠州等地也是很关键的城市,港青了解还不深,这是大湾区发展的挑战,九个城市有不同的发展步伐,要让港青更整体的了解。他还指出,韩正副总理多次强调,大湾区的规划是以人为本,是先听了港澳人士尤其青年人的声音,以他们为中心。所以,港区政协委员要让港青知道国家是愿意为他们投资的。
霍启刚倡建设大湾区三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