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代表委员建议湾区办港澳子弟学校

2019-03-11 03:17: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杨州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提及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关注教育和青少年工作的多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今年的建议和提案中纷纷就此建言献策。他们提出,在大湾区建港澳子弟学校或开办港式课程学校,加强湾区青少年美育,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颜宝铃倡“姊妹学校”延至幼园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颜宝铃表示,粤港澳三地政府应从土地政策、办学资金、福利共用等多方面,积极支持港澳办学团体在大湾区兴建港澳子弟学校。建议中央协调三地政府的教育部门,共同制订适当的土地优惠政策,商讨拟定学费标準,并为港澳子弟学校的兴办提供行政事务上的便利。同时,港澳政府应研究将适用於本地学生的资助政策延伸至大湾区港澳子弟学校,如香港的学券政策,应让在内地就学的港人子女享受平等福利。

  颜宝铃亦提出,将“姊妹学校”计劃延伸至幼稚园阶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幼儿教师交流。三地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津贴及专业支援,鼓励三地的优秀幼稚园缔结“姐妹幼稚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活动。

  陈仲尼盼准办港式课程学校

  全国政协委员陈仲尼表示,香港作为教育枢纽,如能让本港办学团体进入湾区开办正规港式课程学校,将能吸引更多港人专才到湾区发展。

  陈仲尼对此提出三项建议:第一,制定申请办学的行政及法律要求,由粤港两地政府共同拟订及颁布“有关办学团体申请进入大湾区开办港式课程学校”的法律条文;第二,成立粤港两地的教育合作部门,专责处理办学团体的查询、申请、审批及监督;第三,制定政策衔接香港学校的课程及入学资格,让就读港式课程学校的学生回港入读中小学时可无缝衔接。

  孙少文籲建美育资源资料库

  全国政协委员孙少文提出,建立湾区美育资源的资料库及数据平台,鼓励湾区内的中小学共用美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和内容,将美育教学的创新经验数位化,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促进建设人文湾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