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故事\中大内地生:我们都想香港更好

2020-01-20 04:23: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张婷说,她想为香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香港变得更好

 

  过去十年,从内地来香港求学的人逐年攀升,不少内地生毕业后留在香港,成为“港漂”。然而,2019年6月以来,香港风波不断,在香港大专院校读书的内地生,无可避免地被裹挟其中。去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被暴徒佔领后,内地生更连夜撤离校园。经过这些动荡,漂在香港的内地生现时的心境与处境如何?他们将会何去何从?\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苏钜祖(文/图)

 

  去年11月12日,中文大学被暴徒佔领,校内存放大量汽油弹,校园变了危城。当晚,不少内地生慌忙离开校园,返回内地。正在中大攻读博士学位的张婷,当天参与了协助部分内地生离开。对她来说,风波持续超过半年,香港人抑或内地人,没有哪一方能够真正理解在港内地生和“港漂”经历了什麼。

  “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子非鱼,焉知鱼之苦。”於是,张婷决定站出来。跟随张婷的脚步,记者一行人进入封锁已久的中文大学。校园的各个入口,保安人员截停行人和车辆,登记、核查后方可进入;沿途的公告栏和教学楼外墙上,残存着各类反修例文宣,或是以黑、红两色油漆喷涂的口号。因为携带摄像机等採访设备,记者和张婷成了“瞩目人物”。

  “子非鱼 焉知鱼之苦”

  “没有人知道会不会被起底。”安全感无从谈起,但张婷告诉记者,去年六月以来,这已是校园最温和的时刻。

  时间倒流到去年九月初,一个初来甫到的内地生,走出港铁大学站,来到中文大学,映入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纵暴文宣。开学不久,中大就爆发罢课和持续几日的集会。“甫进校园,你就会感受到一个强烈的政治环境。”校园不再是象牙塔,而是暴徒的“大本营”。身在其中的内地生,比外界更加敏感地接收到形势急剧变化的讯息。

  在“中大二号桥事件”爆发前,位於中大本部中央的林荫大道路面全被文宣覆盖,几乎无立锥之地;校方基於安全考虑,取消了毕业典礼;几个主要的校园通道入口都被黑衣人佔领,“相当於中大被包围了。”

  “中大被黑衣人包围了”

  在整个事件发酵的过程中,内地生所受到的衝击是持续不断的,校园裏的情况逐步恶化,但外界看到的更多只是结果:比如中大被佔领当天,有人离开,有人留下;学校停课,又复课。

  但事实上,2019年的香港,对身在其中的内地人和内地学生,甚至於任何一个关注过香港这场风波的人所产生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是在短时间内难以判断的,更不是当下能够去评估的。”张婷在说出这句话之前,经历了片刻的沉默。

  数据显示,在港内地学生人数由2011/12年的8937人,上升至2017/18年的1.2万人。这个在数量上日益庞大的群体,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有自己固定的小圈子,只和同为内地生的群体玩在一起。

  但张婷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张婷的博士课程研究领域是居住环境公平问题,也正是当下香港社会问题的核心。在她看来,香港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贫富差距问题,“年轻人买不起房”。

  因在校长对话会上的发言而受到关注,多家香港媒体的记者找到张婷,希望能找她做访问。经过沟通后,记者们大多得出一个共同结论:我们原来是同类人,我们有共通之处。“他们很惊讶,因为没想到一个内地生会真的了解香港的问题,并想要解决它。”张婷说。

  “我们都有共通之处”

  张婷坦言,在来香港之前,她是把这裏作为学术生涯的一站。“想要来这裏,学习一些知识,把它带回我的家乡。”但过去半年的社会撕裂,让她意识到自己原来很爱这个她生活、学习的城市。对张婷而言,现在的她想要用自己所学,为香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香港变得更好。“我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Make Contribution to Hong Kong(贡献香港)。”

  香港社会走到今天,其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张婷相信,基於“想要香港变得更好”的共识,香港人、内地人,或说港生、内地生,还有很多可探讨空间。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