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大公访谈\陈美龄:DSE委屈了不少人才

2020-07-07 04:23: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陈美龄认为香港文凭试是时候进行改革了,避免委屈了一些偏科学生

  提到陈美龄,年长一辈都知道她是一位甜美可爱的歌星;后生一些的人认识她的时候,就记得她是个成功将三个儿子送入史丹福大学的“模範家长”。但陈美龄在教育领域,远不止是个“模範家长”。拥有史丹福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的她,一直十分关心香港的教育情况。陈美龄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认为,对比内地和日本,香港的升学途径最单一,靠中学文凭试(DSE)来筛选人才容易委屈一些偏科的学生,也让大学损失人才。她认为,DSE考试制度是时候进行改革,“加点弹性”。\大公报记者 汤嘉平

  无论学生在哪个地方读书,只有两种考试:一种是毕业试,另一种是入学试。陈美龄说,毕业试旨在检测你学到了多少东西,入学试则旨在筛选人才,有筛选就一定会有“筛入去”同“筛出去”,就一定会有成功和失败。“DSE每年都会製造出一些所谓的‘失败者’,但这些孩子其实都不是真的失败,只是不适合DSE这种考试体制。”

  “唯有打破DSE对升学试的垄断,才能给大学输送多元化的人才。”

  陈美龄忆述,之前遇到一位的士司机跟她讲起他儿子的故事。司机的儿子数学成绩优异,但中文不好,因为DSE的中文科未达标,未入到好学校。之后他让儿子复读一年重点温习中文,谁知第二年DSE竟然是数学科未达标。最后司机的儿子随便选了一科入大学,之后完全无心机读书。从多个类似的士司机儿子的故事中,陈美龄发现,一些偏科的资优生难以被要求各科均衡的DSE筛选出来,大学也因此损失了不少人才。

  因此,陈美龄认为,唯有打破DSE对升学试的垄断,才能给大学、社会输送多元化的人才。“譬如想入八间大学的人先去考,不想入的就不用考。不考的就毕业,就去考其他学校。或者,每间学校自己设立不同的考试。”她认为,DSE考试制度是时候“加点弹性”、改革改革了,“就算是内地,也不是人人都一定要考高考。”

  在日本旅居多年的陈美龄表示,日本的升学试亦非一锤定音,加之由於日本出生率降低,适龄升学人数逐年减少,“只要你不挑剔,基本上都有大学读。”就算是升学试,考生也是自愿参加。对於有的人因为崇尚日本文化、日本教育而移民日本,甚至诋毁本港及内地的教育,陈美龄直言,日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守规矩,香港的年轻人认真了解后,未必能够认同。

  “如果香港部分年轻人能够接受守规矩文化,社会也会变得有秩序。”

  “日本是不会给个人太多的自由的,有好多规矩是一定要守的。如果你不守,就会让人觉得你不合群,久而久之甚至会被针对。”陈美龄表示,这也与日本的“羞耻心文化”有关。日本小国寡民易管理,自许多年前就有户籍制度,方便查阅每个人的祖辈情况。因此,若一个日本人不想因为自己犯错而让自己的前代和后代蒙羞,就只能循规蹈矩地做事,这也是日本教育中比较注重的部分。

  陈美龄说,如果香港的部分年轻人能够接受这种“守规矩”的文化,相信香港的治安就不用愁了,社会也会变得有秩序,个人的生活也将会很顺利。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