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从慈善会到存爱会──“香港电车职工会”

2020-11-22 04:23: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950至60年代电车工会会员证

  当年成立工会的难度,反映在绕圈子、巧立名目。因为打正旗号成立组织团结工友争取权益,於当时是被压制的。

  以电车工会为例,1920至1921年在先进工友的参与和团结下,经一定酝酿和实践,成立“香港电车工业竞进会”,不是直接以工会的形式出现。1930年,电车工友组织了“营业部慈善会”,落实了疾病互助及照顾仙遊工友家属等福利工作,打出来的仍然不是工会的名目。1931年将“慈善会”改组为“香港电车公司营业部华员职工存爱学会”,至1937年更名为“存爱会”。之后就经历香港沦陷。光复后将之前的存爱会删去“营业部”三字,从此正式成为全厂性质的工人组织。至1948年4月,存爱会与23间工会(即合共24间)联合成立“港九工会联合会”。之后同年9月,存爱会才正名为“香港电车职工会”。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