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体外癌症药敏检测 选最佳药物精准治疗

2021-06-28 04:23: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陈咏韶报道:癌症患者普遍需多次试药才能找到最佳药物,耗时耗钱又易错过黄金治疗期。有生物医学公司开发出个人化体外癌症药敏检测,可将患者的癌细胞培养成肿瘤类器官,在体外测试药物效果,从而筛选出最佳药物,提供个人化的精准治疗。该技术去年率先引入本港,并与私立医院合作,至今已服务超过50名癌症患者,未来有望在公立医院试用。

  为患者度身订制

  香港癌症病发率逐年上升,2018年新增3.4万多名癌症患者,约1.5万患者死亡。应求生物公司(INVITROCUE)总经理张慧仪表示,约有三分之一癌症病人会发生癌细胞转移,显示药物效果不佳,“每个患者有个体差异,传统上病人普遍需多次试药,才能找到自身理想药物,过程消耗大量金钱时间,并可能承受药物副作用。”应求生物2016年利用3D类器官细胞培养技术,开发个人化体外癌症药敏检测。

  应求生物医学研究员黄琳表示,以前的体外试药通常用2D细胞株和动物模型进行,但前者不能完全反映肿瘤特性,药敏结果不可靠;动物模型则需时长、成本高,不适用于临床药敏检测。

  荷兰2011年研发的3D类器官细胞培养技术,可模拟癌细胞在人体内生长环境,其培养出肿瘤类器官,其结构和功能上都与原肿瘤组织极为相似,可代替病人来测试药效。该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癌症,惟血液里的肿瘤等暂不适用。

  黄琳解释,要进行药敏检测,首先需采集患者的肿瘤组织、分离肿瘤细胞,再加入细胞外基质等营养成分提供3D生长环境,并放入二氧化碳孵化箱约两周,就可培植出肿瘤类器官。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