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追踪/交通问题探究1/中湾绕道划线不妥 繁忙时段塞爆

2021-09-23 04:26: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从中湾绕道驶至东区走廊汇合处,往北角需往左换线落桥,但地面实线被指过长难于换线,适逢昨日是假期,若在繁忙时段会经常出现塞车。\大公报突发组

  本港各区交通挤塞问题近年持续恶化,《大公报》日前接获读者投诉,指耗资逾360亿元、已通车逾两年的中环及湾仔绕道(中湾绕道),每天上下班的繁忙时间均交通大挤塞。

  大公报记者昨日驾驶采访车由中环驶入绕道前往东区海底隧道,当驾驶至绕道出口,近城市花园对出口的汇合处时,发现一大严重的“樽颈位”,加上地面实线过长,无法顺利切线行驶,要减慢车速,待有空位时才可以切线转左前往北角,难怪在平日的时段此处经常“塞爆”,若上述路段遇上交通事故,更令往东区及九龙东的道路造成瘫痪。\大公报记者 黄浩辉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上述的中湾绕道“樽颈位”有需要进行交通改善工程。他解释:“现有道路设计是实线较长,是为预防湾仔绕道及东区走廊交汇处车辆切线时发生意外,但就造成繁忙时段交通挤塞。最简单和快捷的方法是将实线缩短,影线延长,两边车辆有较多时间切线。”

  陈恒镔续称,虽然香港行车隧道内的设计为不可切线,但其实在临出隧道口的路段,是有空间延长影线路段,情况就如其他过海隧道的出口。另外,他亦建议在湾仔绕道内添置道路指示牌,例如“往北角靠左”,让湾仔绕道进入北角的车辆能够预早切至最左线,减低临近出口时切线的挤塞情况。

  专家倡扩阔绕道出口

  对于中湾绕道隧道东行出口近城市花园对出经常挤塞,更甚者司机在绕道出口汇合处,无法转左前往北角及英皇道。香港汽车会建议有两大方法可减低道路容车量,达至改善相关问题,一是扩阔绕道出口道路,二是达至三隧分流,纾缓交通挤塞。

  香港汽车会会长李耀培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东区走廊于1984年通车,是港岛区主要交通命脉,未有绕道时,上班时间司机来往中环和东隧,令东廊非常繁忙。现时绕道刚开通后,着实纾缓了来往中环、湾仔及东隧的交通挤塞,但不可忽略的是在绕道东行出口(近城市花园对开),因该处是绕道出口“樽颈位”,不少司机要靠左切线进入北角,当繁忙时间时,车多令上址造成严重交通挤塞,当驶过东隧后才畅通,若有东行司机因切线而发生意外,足以瘫痪往东区的交通。

  李耀培续指,上述设计并不是设计错误,只是东廊使用了很多年,使用中环和湾仔绕道东行时,在北角出口遇“樽颈位”,事实上政府可以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在绕道出口位,包括北角和鲗鱼涌的出口进行道路扩阔工程,以提升道路容车量,达至做好分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