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文化传承/《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亮相文博会

2021-09-23 04:26: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紫荆文化集团重点文化项目发布会昨日在深圳举行,当中介绍了记录上古至2017年间香港大事的《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大公报记者石华摄

  紫荆文化集团重点文化项目发布会昨日在深圳举行。其中,《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首次亮相文博会。《香港志》是首部正式以香港冠名的地方志,并已入围第十四届“香港书奖”。全国政协副主席、团结香港基金主席董建华赞扬《香港志》一书体现了香港与祖国命运与共、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大公报记者 石华深圳报道

  《香港志》记述范围横跨7000年历史变迁,上溯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活动,下至2017年7月1日特区第五届特区政府的成立。整部《香港志》设有10个部类,涵盖自然、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物等,综合为66卷篇目,近300个单元,约2500万字,共42册分阶段出版,预计2027年香港回归30周年时全部完成。

  《总述 大事记》是整部《香港志》的开篇,内容分为五个单元,记录自上古至2017年间,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共6000多条大事。

  回归中华民族修志传统

  紫荆文化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政协副主席、团结香港基金主席董建华评价《香港志》为准确、客观、系统、全面记录香港7000年的社会风貌、时代变迁,具有非常崇高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书中记载的是香港人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的动人故事,体现了香港与祖国命运与共、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香港学者存真求实、严谨细致的学术精神,以及香港各界踊跃参与、众志成城的民间力量。他深信,细心阅读《香港志》,深入认识香港的前世今生,定能启发港人同舟共济,合力为香港未来谱写更辉煌的新篇章。

  《香港志》编审委员会首席召集人、香港大学前副校长李焯芬评价《香港志》的编撰采用“让数据说话”的编修手法,为达至“存史”之目的,编修者须在对原始数据作筛选、考证、提炼等基础上,客观、完整记述某事的始末、过程中的重要节点。编纂过程遵循“史实为记,述而不论”的原则,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香港百年变迁,鉴古知今,启迪未来。

  联合出版集团助理总裁应中伟在发布会上介绍,《香港志》不仅具有一般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兴利”四大功能,对于香港还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香港志》出版象征着经历两百年风雨沧桑之后,香港终于回归中华民族的修志传统。它不但是香港地方的“百科全书”,也是香港人整体的“集体回忆”。

  入围第十四届“香港书奖”

  应中伟表示,“《香港志》的出版有助于香港市民探索自己的历史文化根源,了解香港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认同,抵销本土分裂思潮的错误影响,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对于年轻一代培根铸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意义重大。因此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回归工程。”

  应中伟认为,《香港志》是促进香港文化繁荣发展的善举,是特区政府制订施政良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香港志》的出版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香港,进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香港地方志不仅是保障‘一国两制’顺利实施的基础性文化工程,也是向中国内地和国际社会推介香港的最佳途径。”

  《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出版后荣获众多出版奖项,包括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社会科学类出版奖及市场策划大奖,并已入围第十四届“香港书奖”。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