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资深媒体人江迅猝逝 仁济医院今交代

2021-10-15 04:26:55大公报 作者:方学明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亚洲週刊》副总编辑、著名作家江迅于周三(13日)在荃湾仁济医院离世,终年74岁。江迅于星期日(10日)发烧入院,翌日一度病情好转出院,但之后再发烧入院,短短数日内,由“无事出院”到“突然离世”,家属透露他在病房内疼痛超过24小时,主诊医生迟迟不理,12小时后才往看诊;他离世后,医护无解释死因。家属表示要追究责任。院方称,今日将与家属会面交代事件。

  有医生称事件表面怀疑成立,当局应深入调查。病人组织建议当局引入资深医生,解决公立医院医生太年轻经验不足问题。

  江迅本身有心脏病史,曾经在仁济医院抢救成功,院方有他的完整病史资料。他在10月10日晚上10时30分左右、10月11日晚上11时左右,先后两度入院。

  江迅第一次是因发烧入院,翌日下午约2时半左右疑因退烧,获医院通知可以出院,但直至晚上11时许,他再度发烧,并出现颤抖、疼痛等症状,于是再度入院。

  据江迅的亲人较早前接受访问时表示,他第二次入院时,感到剧烈疼痛,而且剧痛迟迟未能得到缓解。

  他于周二(12日)凌晨2时14分发给太太的留言,说“我又进了医院,70年来,从来没有这么难受,多次想到死”及“痛不欲生”。

  向妻发短讯:痛不欲生

  由于江迅的不断求救,家属多次在病房门外按门鐘,提醒医护救治,但是,主诊医生迟迟未予理会。

  直至周二早上10时33分江迅向太太发短讯,家属才得知医生名字。江迅当时已疼痛超过10小时,太太发短讯问他:“现在好些了吗?”江迅回复是,“一样一样痛”。

  江迅太太在病房外心急如焚,求医生诊治,但超过12小时后,医生只曾看过病人一次,江迅太太说期间没有对症下药。

  家属称,江迅病情其后急转直下,需要插喉协助呼吸,并被送入深切治疗病房紧急治疗,延至周三(13日)下午2时许不治。

  据家属表示,江迅被送入病房后,家人无法陪伴左右,其间医护没告知接受什么检查,直到江迅离世,医院也没透露他的死因。然而,江迅在短讯中表达无比痛楚,但没获得缓解措施,家属多次向医护反映,却未获正视。

  家属质疑,病人只是发烧入院,却于短短两天离世,其间他第一次发烧入院,不久疑因退烧,医院容许出院,但为何出院数小时后又再发烧入院?而第二次入院后,为何一直不能缓解病人疼痛,导致身体情况恶化得那么快,医院采取什么措施?为何直至死亡也不能向家属公布死因?

  仁济医院发言人表示,该院已安排今天与病人家属会面,详细解释事件。由于未有家属同意,院方难以就事件向传媒公开详情。对今次事件,院方感到十分难过,已将个案转介死因裁判官跟进。医院向病人家属致深切慰问,将会安排医护团队向家属详细讲解救治病人的情况,及提供所需协助。

  医管局应更人性化与病人家属沟通

  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表示,江迅在仁济医院离世的事件,反映医院与病人沟通不足够,医院管理局应该更“人性化”地了解家属的心情与情绪,而给予适当的回应。

  社福组织倡尽快引入更多医生

  “每名家属遇到家人离世,难免情绪低落及伤感,然而医护在解释时只公式化回应,只会令家属更不安。”彭鸿昌说,不了解事件详情,故不方便评论太多,惟家属若在病房外知道病人正经历无比疼痛,并且不断求助,医护除了需向病人提供适当治疗外,亦应到病房外为家属提供简单的情绪安抚。

  彭鸿昌认为,事件关键可能涉及医院分流与病人评估,公立医院医护流失高是不争事实,不少经验丰富的资深医生离职,改由经验较浅的医生处理例如分流、评估等工作,当遇到一些隐患或较难察觉的病征时,经验较浅的医生可能未必察觉,甚至误以为是轻症。他建议医管局尽早引入医生,除解决医护短缺外,亦应安排具经验医生在分流及评估工作上。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