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人漫长求医路 | 公院各自为“症” 长者频扑七专科

2021-10-29 04:27:42大公报 作者:梁淑贞、邵颖、王亚毛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公立医院专科门诊服务轮候期长,一个病人随时被转介至多个专科。有长者诉说需到七个科专科门诊覆诊,疲于奔命,深深感受到“看诊过程中很多医生都只作出结论而不解释,多作转介”的情况。病人关注组织认为,公共医疗制度“以病为本,非以人为本”,是轮候诊症大排长龙的核心原因。专家承认,问题出于医学界过分专业化,亦受“转介可避免被投诉”的文化影响。

  “漫长求医路”今次会探讨医院管理局近年试行综合诊所、把稳定慢性疾病病人交社区家庭医生跟进,以及跨境医疗的措施,能否帮助病人早获治疗。

  71岁的梁伯患有心脏病及脑退化,他对大公报记者出示的覆诊预约便条,有七科之多,包括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肛肠外科等,连同物理治疗及职业治疗,共有九科覆诊,他家中的日历标满了各个覆诊日期。

  覆诊时间地点繁多,梁伯曾经忘记而错过覆诊。为免混乱每日服食的十几粒药物,他需用药盒分装每日不同时段服用。

  睇症久等 不敢去吃饭

  记者看到覆诊预约纸,专科名称极易混淆,例如“内科及老人科门诊”与“内科及老人门诊”,记者问两者有何区别,梁伯想了一想说,前者针对老年人一些退化问题,后者针对内脏、心脏方面的问题。

  覆诊是为了医治身体,但梁伯要跑九个部门去覆诊,心理压力大。他说,最难捱是每次覆诊都要等候很久,例如预约是下午二时覆诊,按时到达医院候诊室,仍要等候见医生,直到晚上八时才返到家中,因为担心错过护士叫号,不敢走开吃饭,“等到胃都唔舒服,拿药又要成个鐘,排到1000多号。”这已是现时未恢复通关、覆诊人数减少的情况;若是在疫情前,覆诊人数更多,情况更差。

  等候二至四小时才见到医生,但诊症时间只有五分钟,可说是公立医院专科门诊病人常遇到的情况。

  梁伯认为,很多医生都只作出结论而不解释,很多专科都是医生发现他有毛病便主动转介。

  他和妻儿居住葵涌,需到油麻地的广华医院、葵涌的老龄精神科门诊部、旺角的香港眼科医院三间医院定期覆诊。今年12月,他将由社工陪同到广华医院覆诊心脏科。如要做手术,他的“转介名单”便将会加上佐敦的伊利沙伯医院。梁伯希望专科诊症可以合并,或简化流程。

  社区组织协会社区组织干事连玮翘表示,本港人口老化,每年新增五万名长者,对眼科、骨科及内科等服务需求大,慢性疾病至少覆诊五年,因专科医生不足,令病人轮候延长。

  他说,公营医疗制度细分带来专业化,未能做到以人为本。他认为,长者眼花,家庭医生可先检查是否老花,或由视光师检查眼底。

  又如膝头痛,家庭医生可安排物理治疗师,评估是否日常生活导致膝痛,未必需转介眼科及骨科。

  林正财:跨境医疗值得探讨

  谈到诊症轮候长,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认为,专科医生人手及病床不足是原因,除了修例吸引非本地医生及增加学额外,因应不少港人喜欢到内地看牙医,亦到港大深圳医院治疗,政府长远可考虑拓展医疗服务至大湾区,与不同内地医疗机构合作,为港人提供适切的医疗服务。

  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亦认为,跨境医疗值得探讨,如果深圳河以北的医疗服务质素好又便宜,医管局为何不采购服务呢?医管局与港大深圳医院有合作基础,医院采用港式管理,有跨境医疗经验及可信任,病人应有信心。

  港岛西耳鼻喉专科新分流法见效

  医管局将于今日在网上更新专科门诊新症轮候时间,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底,有85.7万个预约新症,对比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底近81.1万宗,三个月间新增4.6万宗,增幅5.7%。内科人数增加最多,约1.3万宗,增至17.2万人,九龙东联网最长轮候时间要等近3年。眼科总轮候人数增约1万宗,升至14.4万宗,九龙中联网最长轮候时间延长多9个星期,要等候2.8年。

  专科门诊每年服务达750万人次,每年新增逾80万新症,医管局去年10月在港岛西医院联网设立耳鼻喉科综合诊所,为出现双耳听力问题超过一个月、但情况稳定的60岁以上长者,安排由护士及听力学生及早评估,截至上月已服务2868人。

  玛丽医院耳鼻喉科部门主管黄懿行表示,以往稳定病人要等一至两年见医生,见听力学家又要等三个月至半年。新安排下长者等两至三星期,由护士做基本听力评估及检查,再等二至八星期后可见到听力学家,接受纯音听力测试,可确定助听器款式。

  99岁冯婆婆的听力严重下降,已经七至八年,时常晕眩。其子说母亲听力转差后,连最喜欢看的电视,也变得无兴趣看,别人与她谈话,她又听不到,人变得郁郁不欢。她获安排到综合诊所五个星期便配得助听器,“阿妈能听清后,人都开心咗,护士细心讲解。”

  医管局计划,涵盖19个病种的综合诊所,今年底前增至100间。医管局并推行公私营协作计划,引入共同医治概念,将稳定病人交由社区家庭医生跟进,以整合覆诊次数及腾出资源接收新症。医管局称目前尚在试行阶段,稍后检讨运作及服务模式。

  综合诊所模式 可免奔走多院

  立法会议员葛佩帆表示,公私营协作计划规模细,转介人数少,应扩大范围将癌症等病人及化验等服务,转至私营机构处理。

  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形容,“综合诊所模式,由护士个案管理有几种病的病人,走啱路”,例如婆婆做完癌症手术,有糖尿及骨质疏松,由护士评估可减少服务重叠,婆婆不用跑三、四间医院去看六、七个专科,多用辅助医疗人员,能提升治病效能。

  专科转介 部门交波 愈轮愈久 林正财促改革内部文化

  病人在不同专科覆诊,与病人数目增加及诊症时间短有关,亦因投诉文化引致。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医生表示,医科专业化及转介多是专科轮候长的原因,在医管局系统内,60%专科转介是部门之间的转介,要解决问题,需要改变内部文化,压缩医生转介量。

  林正财表示,香港近10年至20年间,医学界过分专业化,“分门别类得犀利,专科医生不敢触碰其他专科医生,加上好像美国防卫性医疗怕被投诉、怕被调查或挑战,转介就是避免被投诉的方法。”病人社区组织协会社区组织干事连玮翘亦说,病人数量过多,医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诊症,最简便就是转介病人。

  应减医生转介量

  但长者覆诊次数多,社会成本也随之上升,连玮翘举例,每三个月覆诊一次,子女告假陪诊大半天,七科专科覆诊,一年覆诊便要用28日,还未计算验血、验小便等安排。

  身兼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督导委员会召集人之一的林正财指出,香港医疗制度忽略家庭医生角色,病人看普通科门诊,是为了取转介信看专科医生。他表示,私家普通科医生人数占基层医疗的七成,多只处理伤风咳,只有一至两成病人属长期病患者,但普通科医生绝对有能力处理血压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亦可处理抑郁症,病人不一定要看精神科医生。

  林正财举例说,病人做完手术出现血压高,医生一般可处理,但公院会转介至内科。他认为要改变医管局内部文化,压缩医生转介量,令医生明白全人医治概念,不应将专业部门分界,普通科医生为第一把关者,为病人做第一层检查及治疗。除了罕有病、复杂和严重专门疾病,如肾上腺引致血压问题,严重糖尿病等情况转介专科跟进,其他则可由普通科医生处理。

  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早前接受《大公报》访问时指出,医生内部转介多是专科门诊轮候时间长的原因之一。林正财说,医生要持续学习跨科目知识,对于针对医生的无理投诉,医管局管理层要站在医生一方,方可鼓励医生减少转介。

  患者吐苦水

  排队好辛苦

  高女士(71岁):4年前意外跌伤入公立医院做手术,发现骨质疏松,在骨科跟进;几年前因咳嗽,发现患肺癌,转介胸肺科做手术。“两次都是病患或意外入院,好在不用排队轮候,但医管局医疗人手不足,分流和缩短轮候工作做得太迟太慢,长期病患者排队好辛苦。”

  轮候要耐性

  吕先生(70岁):10年前因鼻敏感看公立医院耳鼻喉科,约6年前中风由脑内科跟进。“由耳鼻喉科专科医生跟进,每次有专门仪器照鼻咽及鼻道,会较放心,轮候需要耐性配合,普通科医生不是样样都识,无咁专业。”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