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班子访谈 | 蔡若莲:培养有“向心力”新一代

2022-07-15 04:23:38大公报 作者:汤嘉平、张凯晴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在“装备”年轻人方面做得更好,让年轻人胸怀祖国,做事用心有热情有能力。\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如何可以让孩子的教育变得更好一些?”新任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语气坚定地说,这是责任所在,使命使然。蔡若莲接受传媒专访时,直截了当表示政府在“装备”年轻人方面要做得更好。她所说的“装备”,是指培养有“向心力”的新一代,包括胸怀祖国、做事有热情,用心、有能力的年轻人。

  文凭试即将放榜,谈到考试,蔡局长透露教育局正在致力破除DSE“一试定终身”的迷思,实现人才的多元发展。

  本月20日是文凭试放榜的日子,有调查显示,疫情下的这一届学生最惨,近半DSE考生对放榜感到很大压力。作为教育局长,如何看待香港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制度?

  蔡若莲直言这是一个问题,在现有条件下,会不断尝试让学生放下所谓“一试定终身”的压力,实现人才的多元发展。她举例,现有的“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就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考到“3322”的基本分数线,凭借自己其他方面的专长,亦有机会被高校取录。接下来局方会继续同大学商讨,朝着多元出路的目标去做。

  要完善文凭试应试制度

  曾任福建中学(小西湾)校长、教联会副主席、教育局副局长的蔡若莲多年来深耕教育,今次担任教育局局长亦获得业界支持。熟悉教育前线工作的她对记者表示,自己上任后的努力方向,就是如何让年轻人,在学业、就业方面,令到他们装备得更加好,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这完全符合特首“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为了实现目标,蔡局长说,首要工作包括两方面:第一,习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一国两制”是一个好制度。未来政府要装备年轻人,就要思考如何去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以及大湾区发展的机遇;第二,要装备年轻人的能力,包括加强STEAM教育,以及推动职专教育发展。

  “我想简单讲三个字,就係‘向心力’。”蔡若莲解释,“向”,即希望学生志向里有国家,有更远大的梦想的平台;“心”,即希望学生做事有热情、有用心,爱国爱家、爱己爱人;“力”,即有能力。结合实际工作,就涉及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化团队的建立、完善未来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完善DSE应试制度等方面。

  破除DSE“一试定终身”迷思

  DSE放榜在即,蔡若莲强调,在选拔人才方面,教育局也在致力破除DSE“一试定终身”的迷思,让学生不被“3322”的死门槛所限,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专长入到大学。

  “所以我都好开心见到有超过180位同学,在‘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SNDAS)之下,DSE的结果还未出,就获得大学取录。我们都会大力推展应用学位课程先导计划,让学术路径和职专路径,可以双轨并行发展。”

  据悉,SNDAS将于2022/23学年开始推行,提供机会予在个别学科或范畴具有特殊才华及兴趣的中六生,不受DSE成绩影响下,获大学考虑直接录取。参与计划的学生须由校长推荐,每间学校最多可推荐两名学生。其中,八间资助大学已指定约140个学士课程参与计划。

  蔡若莲续表示,如果用DSE成绩去报考内地的大学,亦可以选到一些香港未必有的课程,这会让香港年轻人的视野更广阔。“例如航空科技、航天发展方面,这些可能香港是比较少的。如果在内地能选到这些课程,相信会是一个好大的发展机遇。”

  勉励学生“条条大路通罗马”

  谈及升学路径,她指今年DSE考生有约5万个,而本地学位就有约23000个学额,再加上副学位、高级文凭等升学名额,共有约62000个,但这些还不包括去内地升学。“所以‘条条大路通罗马’。”她表示,学额供给充裕,建议考生做好自己的规划,根据兴趣与能力去做选择,“不要去逼埋到几个领域,好似不是律师就是医生,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

  至于日前政府公布内地港生2024年起可以在内地考DSE,蔡若莲透露,内地设立考场方面,是由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去评估内地的合资格港人子弟学校的相关质素,以科学地选择哪些学校作为DSE考场,相关工作现正开展。

  从黑暴到现时的教育开新篇,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被问及会否有副局长出来分担蔡局长的工作,蔡局长表示,自己都“好希望有一位好熟识教育,亦都有政府工作的经验的人担任。”她说:“我们都积极努力在找这样的人选。”

  投放1.4亿 推动赴内地交流

  于2021/22学年由中四级起推行的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民科),课程当中的重要一环是回内地考察,本月初教育局推出有关考察路线选择。蔡若莲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这方面预期会投放1.4亿元。

  蔡若莲表示,因为涉及的人数太多,每个分组都有五万学生,教育局希望有高质素的考察和交流,所以要好好计划。她说:“内地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很重要,目前有21考察路线包含历史、文化、环保、经济和企业发展,各式各样都有。很感谢内地的支持。”

  大湾区有18条考察路线

  在考察路线上,有18条路线在大湾区,有13条是省外,更有二日至五日行程选择。蔡若莲透露,这些项目是局方向学校全额资助,只去一次,所有读公民科的学生都有份。至于这方面投放多少资源?她说目前尚未收集有关申请,未知准确金额,目前预期会投放1.4亿元。

  至于考察成效方面,她表示,学生回港后要做一个不计分的专题研习报告,要了解考察有没有深度和得着,能否消化所见所感。她表示,当局会密切留意疫情的变化,如情况许可会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去内地。

  有人担心如果2024年首届中六生因疫情而无法成行,有无其他项目取代?蔡若莲表示现在说去不了言之尚早,当局会尽量争取,在考完试后只要未行毕业礼,都会帮学生保留考察机会。

  国安课程“多重进路互相配合”

  国安教育课程框架于去年二月推出,课程对象涵盖初小至高中,内容渗入多个学科。教育局局长蔡若莲重申,目前没有独立成科需要。她表示:“国民教育方面,目前局方都是‘多重进路、互相配合’,我们觉得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是比较适合,是因为我们想说的不只是知识层面的事,而是态度及价值观的建立。”

  多角度全方位学习

  蔡若莲介绍:“我们会结合学科、周会和班主任,结合考察交流,或者其他学生活动如比赛等等,全方位去学习。结合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元素、国情、国安、宪法、基本法,这样从方方面面去做。”

  蔡若莲表示,了解同学会有“考试”的顾虑。她说:“视乎有些知识性的篇章会不会结合学科呈现到,不过其他的都会通过比赛,和学生的学习表现去了解。这方面就局方所见,学校在提供学习机会和质素等等,到目前为止进展良好。”

  人工智能将列入教学课程

  蔡若莲透露,将来教育局会将编程教育、人工智能(AI)等元素加入成为课程元素。而局方现时推行的“STEAM for all”概念,将来是所有同学都有机会持续接触STEAM元素,从小培养创科人才。

  对疫下香港的电子学习和STEAM教育发展,蔡局长形容“很高速”!“我们现时在QEF(优质教育基金)拨了十五亿支援学校去做电子学习,这个已陆续落地了。”

  所有同学都会接触STEAM

  在“STEM”教育中加入艺术和人文(ART)元素成为“STEAM教育”,蔡局长表示:“这是因应香港未来的创科发展,教育将以支援八大院校为中心,而教育局其实都是由基础教育做起。而我们的“STEAM education是STEAM for all”,不只是拔尖同学,而是所有同学都有机会持续接触STEAM元素。”

  她表示,创科方面,学校IT创新实验室计划与创科局合作,在硬件和老师的专业培训上,在课程等几方面去做,可提升学生的解难和应用能力。

  喜爱书法 修身养德

图:蔡若莲和她自己所书的《爱莲说》合照。\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蔡若莲局长办公室有幅“爱莲说”书法,这是蔡自己所书。她介绍说,这幅行书是年初写的,以书法家米芾为学习对象。书法原来是她的一大业余爱好。

  “莲是花之君子者也,希望在这个价值观纷乱的时世,我们都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以我很喜欢写这个。”蔡局长透露,她平日喜欢写的另一作品是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通过重置 减收生不足影响

  疫情下跨境学童因封关未能返港读书。对恢复跨境巴士接送学童这一问题,蔡若莲表示,未来如果情况许可,局方会继续进行相关安排。因应社会关注入学人数减少的问题,她指当局将通过重置去减少学额下降及不同区份的学额变化。

  不断优化以解决结构性问题

  早前内地宣布将隔离天数缩短至“7+3”,吸引一众香港市民“争崩头”预订检疫酒店。然而,最需要在两地往返的跨境学童目前却未收到任何开放特殊通道、恢复跨境巴士接送等消息,有调查指这样下去恐舍弃香港学额的跨境学童越来越多,增加学校缩班、杀校的风险。蔡若莲表示很关注这个问题,曾尽力为一些中五、中六生特别开两个关,去找车,去用尽有关限额。

  她表示,局方未来会通过重置去减少学额下降造成的影响。她说:“新地区发展时有建校需要,可将一些学额过剩、又做得好的学校,搬去或重置去新的发展区。教育质素需要不断优化,要解决结构性问题,即让人口下降的问题可以‘软着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