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与祖国同行/“内地义教经历 让我终身受益”

2022-08-29 04:23: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多名专注青年工作的专家均认为,让青少年用心感受祖国的历史文化,是培养国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切入点。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留下不少香港青年探索奋斗的足迹,他们用心感受祖国的历史文化,把握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把自己锻炼成视野宽阔的优秀建设者、特区接班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让青少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培养国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切入点。“青年工作应该把握青年的心理,真正了解他们的兴趣及理想,一方面能让他们了解现在与未来的工作及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令青年更了解祖国的发展,增加他们的投入度和归属感。”有教育工作者指出,要从传统文化和近现代、当代历史两方面着手,完善国民和国情教育的内涵。 大公报记者 周宇、黄钇淼

  编者按

  如何增强青少年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是香港社会各界一直密切关注且用心实践的重要课题。《大公报》今日起推出新栏目“与祖国同行”,讲述新时代香港青少年奋发进取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励志故事,呈现常年专注于青年、地区工作者的心得体会,展示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与家国同心,融入新时代前进步伐。

  难忘北京故宫实习 感受宋瓷制品官窰雍容 民窰飘逸

  图:吴美仪表示,在内地义教的经历令她终身受用,鼓励港青多去看看祖国河山,开拓眼界。

  “在内地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终身受益。”与特区同龄的吴美仪,大学期间的每一个暑假一直在路途上,长三角、云贵川、内蒙古、莫高窟……都留下了她探索的身影,交流、实习、义教,感受内地不同省市的发展、城市风貌和文化,与祖国各地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同成长,共进步。如今已投身社会的吴美仪相信,香港年轻人多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用心感受历史文化,触摸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脉搏,有利于增长见识,更有助把握时代机遇,拓宽职业空间,成为视野宽阔的优秀建设者,为特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经历是无形的财富”

  2017年,在云贵高原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吴美仪以义教老师的身份,度过了毕生难忘的圣诞假期。短短十天,她遇见了一群纯真的“大山里的天使”。篝火晚会上,欢声笑语不断,她和淳朴的孩子们一起放烟花、看星星。在连绵的山脉间,在浩瀚的星空下,大自然的无穷能量和魅力,促使吴美仪深入思考生命的内涵──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从点滴经历中汲取养分,找到获得感和满足感,进而实现人生价值。“就像身边的村民,他们的生活或许很清贫,但心灵很富足。当地学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这样的经历是无形的财富,成为我生命中美好的回忆。”

  教室后的墙上地图,成了吴美仪和孩子们讲述在不同城市交流、生活经历的重要载体。她说,孩子们对大山外的世界充满好奇,每每听她讲述旅游中的趣事,羨慕、憧憬、向往写满他们纯真的脸庞。“希望十天的短暂相处,我和其他老师给予他们的鼓励和温暖,能够成为他们今后面对困难时的‘护身符’,带给他们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动力。”

  发挥专业力量,向学生传道授业,也是吴美仪毕业后践行的事业。去年完成文学士及教育学士(语文教育)双学士学位课程后,8月末,吴美仪进入了一家特殊学校工作。在执教中学部的半年时间里,面对的学生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视力缺陷,但他们心中的光明从未消退,学生们乐观生活、学习,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路的正能量,深深感动着吴美仪。她说,与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兴奋参观香港故宫馆

  今年7月,万众期待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终于正式对公众开放,2019年暑假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实习的吴美仪,亦兴奋地前往参观国之瑰宝。她说,在北京故宫实习期间一边整理典籍、资料,一边阅读、学习。那段时间,她阅读了大量关于宋瓷的历史资料,感受到官窰的雍容大气、民窰制品的飘逸,“如果没有那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就没有充足时间阅读,也无法相对深入地吸收知识。”

  带团天津踢波 无“炒场”任你踢

  谈到返内地交流,梁毓伟忆述,首次参加青年交流团时只有12、13岁,北上之旅让他对国家的感情更深了。当时乘火车从香港到井冈山、北京。“我印象很深刻,从香港到井冈山坐了十多个小时,从井冈山到北京又坐了十多个小时”。

  谈及当时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我们坐的是绿皮车,六个人一间,一边三格这样。听起来很辛苦,但其实很好玩。因为是第一次参加交流团,也是第一次坐火车。一班来自内地和香港的年轻人,大家都非常融洽,打成一片。”

  后来梁毓伟投身青年工作,与同事霍启刚带团到天津踢波,同行的年轻人全都十分兴奋,因为在那儿没有香港“炒场”的情况,而且是球场任你踢。梁毓伟认为,青年工作应该把握青年的心理,真正了解他们的兴趣及理想,一方面能让他们了解现在与未来的工作及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令青年更了解祖国的发展,增加他们的投入度和归属感。

  “背靠强大祖国 是香港的幸运”

  林琳表示,最近她爱看抖音平台上关于中国历史的节目,直言香港似乎缺少这样的平台,令青年人有时候想接触相关议题也没有渠道。她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让青年人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切入点。

  林琳认为,香港的青年人其实对自己居住的地方很有感情。但对于香港的历史,香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其实却了解得还不够。她说,抗日战争时期香港也有生动的历史,东江纵队抗战老兵的故事,就非常值得传承下去。“港英年代受到打压,这些老兵无法讲述自己的故事。现在回归20多年了,为什么还得不到重视呢?”

  登上过国际舞台,参加过博鳌论坛、联合国会议,令林琳有了更强烈的“国家感”。有东南亚朋友知道她来自香港,禁不住感叹说:“You guys are so lucky to have China at your back.(你们有中国作为后盾真是太幸运了)”林琳说,出了国才发现,对很多地方而言,免受侵略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背靠强大的祖国,的确是香港的幸运。

  两地合制节目受欢迎 国民教育走出课堂

  “最近电视节目《声生不息》收获大量青年掌声,其实两地可以多合作拍摄一些年轻人喜爱的娱乐节目,在社会上形成积极氛围。”邓飞说,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不能单靠“搞一期活动”,而是要形成整体的习惯和氛围。他希望社团组织能多举办相关活动,让国民教育走出课堂。

  邓飞认为,要从传统文化和近现代、当代历史两方面着手,完善国民和国情教育的内涵。传统方面,香港有很多传统节日,可以作为青年人认识传统文化的切入点。“马上就要来到的中秋、重阳佳节,香港都有庆祝活动,也可以借此让青年人了解传统文化。”而在近现代和当代历史方面,他说,马上就是9月2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日子,香港也有参与抗日,应该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

  邓飞坦言,目前香港在国情教育方面仍是任重而道远,要调动青年积极性,让青年人了解国家的执政党,了解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