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戴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右)面具的韩国民众示威,抗议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法新社
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葛珮帆向大公报指出,日本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均根本无法释除公众对核污水排放的疑虑,“公众不是要日本说明核污水有多安全,而是希望日本撤回向大海排放核污水的决定。”
身兼食物及环境卫生咨询委员会主席的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美仪昨日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目前科学界对低辐射性物质的长远慢性环境毒理所知有限,因此理应以“防御性策略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避免排放核污水到海洋。
梁美仪认为,日方排放核污水不单是科学的问题,也是道德的问题,“孔子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日方若言处理完核废水是安全可饮用,为什么不把该水在本土好好利用及储藏,反而把该污水排放到海洋,污染属于全球人类及海洋生物的大海。”
对于日方指市民由于误解才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渔农界立法会议员何俊贤向大公报表示,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日本声称经处理的核污水安全无问题,却坚持将污水排入大海;韩国有议员为证明核污水而饮海鲜池水……这样操作公众都看得很清楚,背后的动机不言而喻。”
何俊贤强调,每个国家及地区都有自己的食物安全标准,香港加强日本进口食品管制是对市民负责。“谁能确保30年的排放期无意外?谁能确保核污水对海洋生态无影响?处理核污水有不同方法,为何日本非要选择最方便最不负责的处理方法?”
大公报记者曾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