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立法会连日辩论致谢议案,昨日内容主题分别是“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及共同维护和谐稳定”、“青年兴则香港兴”。多位立法会议员呼吁特区政府为人才提供生活配套,推动中医药发展,同时加强青少年创科教育。
在辩论的第三节“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及共同维护和谐稳定”期间,选委会界别立法会议员、全国青联常委梁毓伟表示,施政报告在鼓励生育之余,亦需关心青年组织家庭、结识对象的问题。他呼吁特区政府提出措施扩大青年社交圈子,令青年尽早组成家庭,令人口可持续发展。
吁提供人口政策配套
科技及创新界立法会议员邱达根提出,施政报告鼓励的来港人才多为高端人才,但业界严重缺乏基础及中层,呼吁颁发数码工作签证,令相关人才往返香港与湾区城市;又建议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50亿元天使基金,鼓励配对初创企业与专业基金。此外,他提出施政报告未有为数字安全提供立法时间表,形容敏感数据影响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法》和23条立法将分别处理哪些问题,希望政府尽早与业界商讨。
选委会界别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认为,香港社会未有做好准备接纳2023年数以万计的新来港人才,他强调来港人才加上其受养人与子女,已占香港人口超过1%,呼吁特区政府提供政策配套,包括创业、就业等。
加强青年创科教育
选委界立法会陈曼琪建议特区政府推进中医服务与互联网结合,促进线上中医服务结合居家安老,便利长者线上就医与健康管理;加强地区康健中心的中医及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保健与社区及安老服务结合。
辩论议案的第四部分为“青年兴则香港兴”。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梁美芬建议,教育局推广公民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中内地与香港制度的不同。她强调香港具备英文作为官方语言的优势,应义不容辞说好中国故事及香港故事。
选委会界别立法会议员邓飞认为,教育局在创科教育方面可以“步伐迈再大些”。他强调,未来掌握编程的重要性不亚于中英文,因此希望在中小学推动数码教育和编程教育。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梁美芬建议,教育局推广公民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一国两制”中内地与香港制度的不同。她强调香港具备英文作为官方语言的优势,应义不容辞说好中国故事及香港故事。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指出,新田科技城选址接近深港创科园,但支援创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北都大学教育城”,则分散在洪水桥/夏村新发展区、牛潭尾和新界北新市镇三个车站,他认为这样协同效应会打折扣,希望当局修订有关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