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职业司机前路1/新思维新路线 小巴求存求变

2024-03-28 04: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绿色专线小巴行走固定路线,按班次和收费提供服务,截至去年9月,每日载客量约125.9万人次。右图:红色小巴行走非固定路线,除禁区外可行驶各区,服务路线、班次及收费不受规管,每日载客量约14.9万人次。

  公共小巴满载香港人的回忆,惟铁路持续发展,收窄巴士小巴营运空间,小巴牌价自高峰期暴跌九成至现时70万元,近月更有车主参与银行“还息不还本”计划后仍然断供,小巴无奈被拖走。

  《大公报》专访多名小巴业界代表分析前景,有人认为小巴仍有存在意义,相信牌价会反弹,憧憬北都新发展区接驳,呼吁投资者考虑趁低吸纳,但也有人看淡未来,认为小巴业务只会持续萎缩,建议修例容许小巴改变营运模式,扩阔客源。\大公报记者 钟佩欣 赖振雄

  运输署数字显示,2011年约有6.9亿人次乘搭公共小巴,换算每月平均5750万人次乘搭,多年来本港人口持续上升,但至2023年每月客量不升反跌,每月客量跌至约4500万人次。小巴牌价方面,也由2011年峰期的750万元,下跌至现时约70万元,客量和牌价反映小巴现时业务状况,正在持续向下。

  北都及大屿专线前景佳

  小巴牌价下跌,近日传出部分小巴车主因无力供款,被银行“收回贷款”。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在早前回应议员提问时表示,银行目前仍向150名小巴经营者提供信贷援助,当中140名选择部分还本安排,其余10名则选择还息不还本安排。

  不过,林世雄坦言,有部分小巴经营者反映有意缩减或结束业务,即使银行已按照经优化的还款安排,和原则向合资格小巴客户提供还息不还本或部分还本的选项,少数小巴经营者仍然选择“断供”,因此银行按贷款合约收回作为抵押品的小巴。

  面对牌价及客量下跌,港九新界公共专线小巴联合总商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许兆强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近年港铁发展迅速,犹如“地铁侵食小巴原有地盘”,回忆当年佐敦来回元朗小巴线,高峰期多达120部小巴营运,惟现时只有六部。不过他认为,小巴仍有存在的意义,形容市场有旺淡季,看好小巴前景,相信会反弹。

  “即使(牌价)跌到一元,小巴都是要运作,不过只是会跌入有心人手上。”许兆强认为,香港未来发展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等新项目,包括古洞、北大屿山等,未有铁路和巴士线路前,专线小巴仍然可以发挥其效用,解决临时的交通需求,投资者可考虑竞投新地区的小巴专线。

  “客制化”服务可增客源

  持有10个小巴牌照的香港的士小巴商总会理事长周国强表示,过去平均由300万元购入牌照,直至现时持续营运,对于小巴前景,他建议政府采用新思维模式,支援小巴业界生存,例如近年越来越多港人往返大湾区各城市,他建议容许红色小巴改变营运模式,包括转变为跨境包车,专线小巴则负责全港小巴路线。

  政府规定全港小巴上限为4350辆,其中近20%为红色小巴,除了清水湾、天水围等禁区禁止驶入外,其服务路线、班次及收费不受规管。经营小巴线的优越知能巴士创办人李凯翔提出,红色小巴扩阔营业模式,包括小巴留位服务、点对点的上落客等,透过“客制化”生意模式,增加不同客源。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强调,运输署会为业界提供适切及可行的协助,例如在考虑个别地点的实际道路情况后,适当地放宽或取消部分红巴上落乘客的限制区或禁区,探讨更多改善业界营运环境的可行措施,维持公共交通服务的可靠性。

  编者按

  的士、小巴、非专营巴士的牌价,过去一年跌况持续,小巴牌价由2011年的750万元,暴跌近九成至70万元有交易,部分车主近日被迫断供;的士牌价下挫一半,市区的士最新跌至357万元,面对客量减少、白牌车抢客,业界期望政府出招打救;另一“揾食车”旅游巴牌价则大泻近七成,业界有名的“旅巴坟场”葵涌货柜码头海关大楼外,数百部旅游巴继续原封不动,要保养及维修,旅巴“复活”无期。

  大公报专访多位营业车业界,配合记者现场直击市况,分析三种营业车牌价下跌的原因,以及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出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