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良政善治谱新篇 3/“抢企业”“抢人才”奏效 竞争力攀升

2025-07-01 05:01: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科学园区企业早前在医疗科技展上展示“复康手”,为中风患者提供外骨骼机械手复康方案。右图:特区政府为工业生产智能化及数码化提供资助和支援,生产力局技术团队早前为一间本地智能保安产品制造商打造智能生产线。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也是李家超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第三年。这三年来,李家超一直致力于改革创新,在创科领域写下亮丽的一笔,同时透过“高才通”等抢人才政策,将香港在国际竞争力的排名由去年的第5位提升至第3位,表现亮眼,卓越成就有目共睹。\大公报记者 余风

  6月21日,李家超出席“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五周年论坛”开幕礼致辞时表示,要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与香港国安法保驾护航下,提升传统优势,具体改革创新,勇于改革,打破不合时宜的旧规矩,“破格、破局、创新、创造”。他提到会加快发展深港河套创科园,以产业发展为主轴、创新科技为核心,推动香港整体发展,同时引入新理念及新办法提速提效。

  初创近4700间 创历史新高

  回顾过去三年,李家超始终秉持革新理念,透过创科发展及抢人才政策,使香港这个国际都会在新时代背景下再度展现蓬勃生机。

  为创科提供基础设施和支援服务的香港科技园公司,负责管理和营运位于白石角的科学园。今年初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科技园公司组成了历届最大规模的香港代表团,率领51间本地创科公司参展,其中三项来自科技园公司的园区科企产品更荣获“CES创新奖2025”。今年5月科技园公司率30家园区企业参加在港举行的“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医疗展),展示科学园区企业的尖端医疗科技及具市场应用潜力的创新方案,备受瞩目的创新科技包括复康手,为中风患者提供的外骨骼机械手复康方案;以及手持式呼吸酮分析仪,只需呼一口气,即可三分钟内准确测量酮,协助糖尿病患者监测酮症及控制体重等。

  政府在这10年间,一直大力支持科技园发展,并透过直接注资及借贷等方式拨款约240亿元,支持其为创科企业提供基建及推出各项支援措施,构建蓬勃的创科生态圈。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介绍,自李家超推动创科发展以来,科学园的入驻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已有超过2000间,涵盖人工智能、生命科技、金融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

  根据科技园6月17日向立法会提交的发展报告,于2023年6月投入运作的深港河套创科园,截至今年3月已有65间企业和研发中心进驻,涉及领域包括微电子、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机械人技术、新材料及可持续发展方案等。

  此外,自2022年底香港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以来,成效同样显著。约70间重点企业落户香港,投资额超过420亿元。去年,母公司在境外的驻港公司增加约10%至约10000间,初创企业接近4700间,创下历史新高。

  在科技领域,AI+机械人、生命科技、金融科技、高端制造业成为重点发展方向,生命科技行业吸引的重点企业更是占近半数。知名跨国生物科技公司Genentech便是其中之一。它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看中的正是香港在科研人才储备、国际交流便利性及政府政策支持等多项优势。

  大学与科企联合培育人才

  在人才发展上,李家超提出的“抢人才”计划成绩卓然。今年3月举办的香港人才招聘博览会人头攒动,众多求职者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1月22日在立法会回应质询时指出,自“高才通”计划于2022年底推出以来,已有逾半通过该计划来港的人才完成本地就业。而截至2024年底,“高才通”共收到约11.6万份申请,近9.2万份获批,超过7.5万名高端人才已与家人抵港。

  特区政府亦积极与高校合作,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香港大学工学院推出了“创科人才培育计划”,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

  李家超这三年在香港创科及人才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科学园的创新活力,到重点企业的纷纷落户,再到人才的不断汇聚,香港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国际创科中心的目标,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开启由治及兴的新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