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台湾外销订单“12黑” 增长预测降至1.46%

2023-09-22 04: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台湾经济不景,专家建议台湾方面应加强两岸经合。图为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华社

  综合中新社、中通社及台媒报道: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20日公布,今年8月外销订单金额为46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7%,连续12个月呈现负增长。今年前八个月纍计外销接单金额为362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1%。岛内“中央银行理监事会”再度下修2023年经济成长率至1.46%,低于6月预测值1.72%。两岸专家指出,国际经济大环境不佳,加之台积电生产线外移欧美,削弱台湾在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影响台湾外销订单,而且民进党当局这些年不断破坏两岸关系,阻挠两岸经合,更使台湾经济雪上加霜。

  观察台湾外销七大类别货品,资讯通信、电子产品、基本金属、机械、塑橡胶制品、化学品较去年同期出现12.4%至17.5%不等的负增长;仅有光学器材一项较去年同期正增长2.5%,分析指出主要是受惠于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上涨。

  该部门统计处处长黄于玲指出,台湾外销订单持续衰退主要是受到全球通货膨胀和升息压力持续存在、终端市场需求疲弱、供应链继续去库存等因素影响。预估今年第四季可回归常态,但全年仍将呈现为负增长。

  民众大额消费意愿转弱

  台湾国泰金控同日发布的9月民众经济信心调查显示,民众对于景气现况乐观指数从8月的-0.5下降到9月的-13.4,大额消费意愿指数转弱;51.8%受访者预期一年后台湾通货膨胀率约为2%,较上一次调查减少0.4个百分点,显示民众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有小幅降温。

  针对全年经济景气不佳,台湾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当天表示,今年为景气谷底,当局须持续推动资金纾困、人才培育等政策,明年景气有望回温。

  另据大公报记者苏榕蓉报道:台湾时事评论员苏恒向大公报表示,台湾地区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出口占整体GDP比重达六成以上。从外部看,现阶段的国际经济贸易萎靡不振,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受通货膨胀及加息影响,终端需求被压制,国际市场萎缩,台湾厂商难以找到买家,而且在逐渐失去大陆市场的前提下,台湾的对外贸易不大可能实现数量上的突破。台湾经济外冷内温、投资不如预期,多重利空因素下,恐让台湾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台当局“倚美”削弱竞争力

  苏恒表示,世界各国为了因应相关的情势,都积极加大力度去拉动投资,反观民进党当局,只仰赖半导体产业来增加台湾的贸易出口。但近年来美国要求半导体产业链到世界各国去投资,利诱或施压台积电等龙头企业外移生产线、对美投资,无形中降低了台湾在半导体产业上的竞争力。台湾“倚美”,换来的是自身优势产业和竞争力流失。

  自2016年5月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以来,破坏两岸关系,导致台湾无法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无法争取优惠关税。苏恒表示,台湾经济面临内外严重挑战,贸易逆差问题愈发严峻,半导体产业面临困境,两岸关系恶化,都加剧了台湾经济困境。在这个“万物皆涨、薪水不涨”的年代,民进党当局要做的是尽力改善经济,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不能再搞意识形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