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据中新社报道:作为最难保鲜的水果之一,荔枝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之说。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吴振先解释道:“荔枝保鲜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方面,其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疏松,导致水分极易流失,失水后就会变褐变黑。另一方面,荔枝的代谢速度极快,采摘后糖分迅速降解,风味随之改变。加之南方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更增加了病虫害风险,导致它容易腐烂变质。”
想实现荔枝的长效保鲜,吴振先介绍,从采前管理一直到送达消费者手中,需要下很多“看不见”的功夫:
──在采收前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升果实品质;
──采收时机也至关重要,大部分品种通常在成熟度85%-90%时采摘,此时风味最佳、贮藏性最好,且必须在上午11点前完成,以避免高温加速代谢;
采后三小时预冷处理成关键
──采后三小时内必须进行预冷处理,再配合专用保鲜包装,有效抑制代谢和微生物活动;
──在贮运环节保持3-5℃的恒温环境,最后还要注意保证有24小时以上的货架期。
通过这套系统化的保鲜方案,妃子笑、黑叶等部分耐贮藏荔枝品种的保鲜期可延长至30天至40天。而要让这份夏日美味“四季常鲜”,冻眠技术正在开创更多可能。
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应用了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的荔枝,配合真空包装,保鲜期最长可达18个月。
据广州鲜汇冷冻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侯俊峯介绍,公司生产的“冻眠”荔枝销往我国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区,还出口到美国、马来西亚、智利等国家。2024年加工的“冻眠”荔枝,实现产值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