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美史丹福师徒同获经济诺奖

2020-10-13 04:24: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2日揭晓\路透社

  【大公报讯】综合美联社、《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2日,诺贝尔奖委员会揭晓今年最后一个奖项、经济学奖结果,美国经济学家米尔格罗姆(Paul R. Milgrom)和威尔逊(Robert B. Wilson)共获殊荣。诺奖委员会表示,他们在发展拍卖理论和设计新拍卖形式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目前均在史丹福大学任教。米尔格罗姆曾师从威尔逊,且两人住处仅相隔一条街。\经济学奖

  诺奖委员会指出,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为难以用传统方式销售的商品和服务设计新拍卖形式,使全世界的卖方、买方及纳税人受益。

  威尔逊发展了基於共同价值的拍卖理论。例如,拍卖矿产时,其储量对於所有竞拍者都是一定的,但竞拍者不一定了解这一共同价值具体为多少,只能根据已知信息猜测。通过模型推导,威尔逊证明,因为害怕所谓“赢家诅咒”,即由於出价过高最终得不偿失,理性竞拍者的叫价往往低於对公共价值的最佳预估,尤其是在竞拍者之间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

  虽然商品客观条件形成共同价值,但同一件拍品对不同竞拍者而言,价值仍是不同的。例如,同样的平台广告投放量下,广告内容不同,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同。米尔格罗姆进一步完善了拍卖理论,指出私人价值和共同价值共同决定出价。他还分析了不同拍卖规则对竞拍者的影响,证明相较於竞价阶梯由低至高的英式拍卖,採取减价拍卖规则的荷兰式更易导致“赢家诅咒”。

  拍卖专家不爱举牌

  米尔格罗姆12日告诉美联社,他当天通过一种“奇怪的途径”得知自己获奖:住在街对面的威尔逊直接敲响了他的大门。威尔逊则对媒体表示,虽然自己以研究拍卖理论闻名,但本人并不热衷於参加拍卖。在妻子的提醒下,他表示,上一次拍卖经历可能是在网购平台eBay上买滑雪靴。

  师徒二人为很多拍卖领域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为避免“赢家诅咒”压低竞拍者出价,卖方可在拍卖开始前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如对拍品的第三方估价等。针对竞拍者的“潜伏”(snake in the grass)策略,即隐瞒购买意图直到最后一举拿下拍品,他们也提出应对方法,包括设定规则强制竞拍者提前公开竞拍意图。

  他们的研究对电讯业造成的影响尤为深远。1994年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对无线电频谱举行的首次拍卖,就是採用了米尔格罗姆等人团队设计的“同时多回合竞拍”方案。此后,类似模式被多国採用,且範围亦扩大至电气和天然气等行业。

  美联社报道称,米尔格罗姆等人的研究成果已随处可见。谷歌等科企就迅速根据他们的理论,建立起网络广告拍卖模式。诺奖委员会成员维尔纳表示,拍卖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卖出最高价,也可以是为了社会价值。例如,政府可通过拍卖污染排放额度,促使企业减排。

  经济学奖白种人居多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唯一一个不是根据创始人诺贝尔遗愿设立的奖项,而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成立300周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所设。1969年起,诺奖基金会认可经济学奖为第六个奖项。经济学奖与物理学奖、化学奖一样,均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虽然从创立时间来看,经济学奖是最“年轻”的诺奖,但其获奖者平均年龄却最大,高达67岁。今年的两位得主亦分别为72岁及83岁高龄。另外,迄今为止的86位获奖者中,多样性不足,仅有2名女性、3名非白人,获奖者被指“太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