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熊町的施工人员涉嫌私自售卖可能受到核污染的废铁。\网络图片
【大公报讯】综合共同社、法新社报道:19日,日本福岛县大熊町的施工人员被曝私自出售可能受到核污染的废铁,恐导致污染扩散到更多地区。日本环境大臣伊藤信太郎轻描淡写地说,此事“令人遗憾”,环境省将“加强监督”。此次事件再次表明,日方处理福岛核事故及相关问题时非常不负责任。
事发地点为大熊町图书馆和民俗传承馆的拆除和去污现场。施工项目由鹿岛公司等建筑公司以约50亿日圆的价格中标,分包商今年2月开始施工。消息人士披露,4月至6月,多名工作人员至少7次出售未经放射性检测的废铁和铜线,获利约90万日圆(约4.77万港元)。据报道,涉事人员为分包商“青田兴业”员工。
据共同社报道,环境省颁布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处理特别措施法》规定,在处理放射性废弃物时,必须先在临时存放点进行放射性检测,若超过每千克10万贝克勒尔,就运往过渡性储藏设施;若为每千克10万贝克勒尔以下,则运往福岛县内的专用处置场;若为每千克100贝克勒尔以下,就可以再次利用。
将未经检测的废弃物盗走并售卖或触犯法律。鹿岛公司称,已向福岛县警方求助,环境省也与警方交换了信息。共同社称,此案或与日本废铁价格高涨有关。今年8月,废铁价格为每吨5万日圆左右,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