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特首喜描“硅谷+华尔街”愿景

2019-03-26 03:17: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首林郑月娥昨日在北京出席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二○一九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在“全球经济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环节以英语致辞。这是一场十分重要的活动,特首也作了一次非常重要和精彩的发言。

自二○○○年起,中国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高层与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是次论坛昨起一连三日举行,主题为“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共设八个单元,粤港澳大湾区为其中之一。

当然,论坛上其他环节也有讲者和来宾以英语发言及提问,但是在“全球经济中的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环节由林太以英语发言,不啻正是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套法律、三个关税区以外还有中英双语并用的又一“点睛”之作,更间接突显了香港特区在湾区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地位。林太的英语一向流畅动听,相信昨日的英语发言有助与会外国政商界和学者更好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中国以至全球的重要意义。

林太昨日在致辞中紧扣国务院副总理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有关三个“前所未有”的论点,首次提出了要将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东方硅谷+华尔街城市群”的愿景。

这是一个十分大胆、富想象力而又令人可以憧憬的说法。位处美国旧金山湾区的硅谷,今日已成创新科技和创意产业的“同义词”;同样,今日的美国华尔街,等同全球金融“心肺区”,两者皆令世人瞩目和艳羡。如今尚在“襁褓”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日后是否真如林太所言,可以成长为“东方硅谷”+“亚洲华尔街”?答案在九市两特区,更在香港。

要成为硅谷和华尔街,必须具备两大要素或条件:一曰创科、二曰金融,而眼前香港已具备这一优势,未来只要善加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硅谷+华尔街”绝非虚言。

林太在致词中提出了充分的事实和数据支持此一说法。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在纽约和伦敦之后排名第三,拥有世界第五大证券市场,通过IPO集资金额包括去年在内过去十年有六年排名全球第一,去年金额达三六五亿美元。全球最大的一百家银行有七十家在香港经营业务,而且香港在二○一七年管理的资产总额达三点一万亿美元。在创新科技方面,香港有三所世界排名前五十名的大学,有科学园和数码港的科技转化能力,还有完善的法治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广泛的国际联系,因此未来完全可以发挥潜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创科中心作出贡献。

毫无疑问,在三个“前所未有”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已比前更为清晰明确,各方的信心和决心也已较前大为加强,而眼前关键在落实和实干,只要九市两特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香港当好“引擎”,何愁“硅谷+华尔街”大事不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