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打破思想禁区 破解住房难题

2021-07-24 04:2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期待香港解决住房难题,告别㓥房、笼屋,连日来在香港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和巨大回响,各界纷纷建言献策,继新界乡议局决定成立“房屋供应专责委员会”、邀请专家研究发展祖堂地及农地后,公屋联会昨日也发表报告,建议重建旧屋邨及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多管齐下应对土地不足带来的挑战。要言之,解决房屋问题需要立足长远,解放思想。

  所谓“祖堂地”,就是由宗族、家族等集体持有的新界乡村土地、祠堂、庙宇等,这是原居民留给子孙的资产,合共二千四百公顷,另外新界还有约一千公顷农地。虽然这些土地存在业权分散等问题,但只要政府肯与业主商量,付出合理代价,加上乡议局居中协调,配合以《收回土地条例》,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公屋联会的建议也很“贴地”,且具前瞻性。旧屋邨属于低密度建筑,拆卸重建可以增加房屋供应,加快公屋流转,但屋邨重建可增加的房屋单位毕竟有限,长远而言,开发郊野公园边陲才是“大手笔”。公屋联会指出,如能善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边陲地,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可以增加一半。如果建议变成现实,那么香港人居住环境可以追上同样是城市经济体的新加坡。

  香港目前有二十多个郊野公园,总面积逾四万公顷,其中肯定有一些保育价值较低的边陲地。再说,边陲地带接近市区,交通配套完善,就性价比而言,比偏远的农地及祖堂地更佳。支持发展边陲的民意近年持续增加,但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受到一些条例的限制,其次是保育组织反对,曾有人批评提出有关建议者患有“思想癌细胞”,这是将郊野公园视为“神圣不可侵犯”。

  其实,连新界“祖堂地”都可以发展,郊野公园又岂是“禁区”?拓土建屋需要大胆进取,而不能自绑手脚。郊野公园原本是没有开发也欠缺管理的荒废土地,港英时代为禁止胡乱伐木,造成水土流失,于1976年通过《郊野公园条例》,屯门、金山一带被划为第一个保育区,其后郊野公园范围不断扩大。当年香港只有三百多万人口,如今香港人口已增加一倍多,对房屋需求不可同日而语,再拿当时眼光看待今日发展问题,何异于刻舟求剑?

  保育很重要,但解决迫在眉睫的居住问题显然更重要。在㓥房遍地开花,不少基层居民栖身于“笼屋”、“棺材房”的今天,侈谈保育何止离地,更是虚伪。老实说,任何一个地方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开疆辟土的历史,如果我们的前辈也像今日一些人那样,这里不能动,那里也不能动,香港就仍然是昔日小渔村,而不是现代化大都会。

  事在人为!“爱国者治港”就是要勇担当、敢碰硬、善作为,迎难而上,冲破制约香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各种利益藩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