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不推诿不懈怠 强化执行力

2022-03-09 04:24: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第五波疫情迄今累计感染个案突破50万宗,死亡人数高达2365人,情况还在持续恶化中。形势异常严峻,特区政府终于调整抗疫模式,接纳内地专家建议,提升抗疫成效。但疫情凶猛复杂,抗疫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政府部门之间仍未高效联动,没有强而有力的指挥中心,“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成效不彰。其原因很多,根本一条恐怕还是与思想有关。老百姓关心什么、期待什么,我们就应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方面值得反思。

  对当前疫情形势怎么看,关系到抗疫之路怎么走的问题。抗疫需要科学决策,需要遵从科学规律。目前疫情仍处在快速上升阶段,属于急性爆发流行期,不可能在短期内立即得到控制,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平”跟着疫情走。作为抗疫的主要负责部门,必须对香港所处的形势、所能采取的方法有科学、准确的掌握和研判。

  在昨日的疫情记者会上,有官员表示,现时个案数字没有进一步爆发性上升,由日增约5万宗回落至2至3万宗,因此认为“疫情似乎有少许回稳迹象”。这一判断与大多专家看法存在巨大落差。疫情是否真正回稳,不能只看这两三天的数字,还要看香港整体抗疫思想和做法是否正确。事实上,当前公布的确诊数字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感染情况,前日政府快测平台一推出就有逾20万人参加登入网站,还有大量市民仍在等候平台确认。

  更何况,收集确诊个案是一回事,有效隔离与救治又是另一回事。尽管中央提供了巨大支援,大量人力物力及时到位,但并未能迅速落到实处。例如方舱医院使用率过低,至今仍有两成多空置率;还有,高效救治模式仍未建立,“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这“四集中”做法,进度缓慢。昨日有消息称,伊利沙伯医院将成为集中救治医院,这固然是积极消息,但与每日一百多人病殁的惨况相比,还是太慢!

  当前抗疫关键的关键,是要减少重症及死亡案例,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因此,须早日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划定隔离或重点救治的标准,对病人实行分流分层治疗;更要在医疗设施、政策布局、专业层面之间实现有效联动,“医院联网”要真正发挥作用,形成救治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战斗力。另外,加强长者及儿童疫苗注射、院舍的闭环管理、应对下一阶段的大规模检测工作等等,都迫切需要拿出更具体有效的举措。这些工作需要号令三军的指挥和执行能力,需要特区政府管治队伍以及十八万公务员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机构,戮力同心,全力推进!

  中央全力支援香港抗疫,“有求必应,照单全收”,这为香港打赢疫战提供了坚实保障。香港有了更多的资源、更强大的力量、更精准的建议,关键就在于落实。特区政府要深刻领会“负起抗疫主体责任”的意义,各负责部门必须突破官僚体系框框制约,积极、主动,切切实实投入抗疫工作。绝不能以所谓的“文化不同”、“香港公务员习惯等待指示”等理由而不作为、少作为,更不能抱有偏见或抵触心理。非常时刻要用非常手段,非常疫情更要有非常执行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