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香港迎来新机遇

2025-05-01 05:01: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一次获写入法律,为民营经济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香港积极对接内地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强化“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茁壮成长,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内地在创科领域异军突起,从腾讯、华为、比亚迪成为举足轻重的跨国大企业,到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火爆出圈,充分展现了民营经济的创造力,凸显了在百年变局之下民营经济对中国高质量发展、抵御外来压力的重要性。

  毋庸讳言,尽管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地位上升,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隐形或显性的歧视仍然存在。国务院及各部委不时发布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文件,包括三令五申要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破市场准入壁垒、扩大民营经营范围等,原因正是民营经济仍然面对各种不公平待遇,其权益仍未受到足够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的积极性,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升级转型、做大做强。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旨在将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巩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这是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了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三个“第一次”,凸显将支持和保障民营经济的法律制度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法治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重点内容包括:保障公平竞争、优化投融资环境、支持科技创新、注重规范引导、强化服务保障、加强权益保护。通俗点讲,这部法律清理了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歧视性存在,让民营经济真正获得了与国有经济平起平坐的法律地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对提振民营经济积极性、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虽然是一部内地法律,但为香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新机遇。比如,法律鼓励民营企业利用各种方法融资,包括上市或私募基金,香港的国际化环境、成熟的金融市场和优秀的专业服务,可成为民营经济的融资中心,吸引更多优质民营企业来港上市,并通过香港“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又比如,这部法律支持民企参与科技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香港的创新科技生态系统包括香港科技园、数码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河套园区、北部都会区,可与民企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再譬如,这部法律支持民企吸引高端人才,香港的人才引进政策可与之对接,吸引民企高管和技术人才移居香港,用好香港国际优势和各种资源要素,加速民企壮大。

  深入了解民营经济促进法,不难发现香港机遇处处。香港积极对接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就是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在服务民营经济的过程中,香港将获得更大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