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北京观察 > 正文

军事交流是中美关系防冻剂

2018-11-10 03:17:21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正式访美并出席第二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今年6月,美国防长马蒂斯访华。中美防长在一年之内实现互访,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在贸易战令中美关系骤冷的背景下,这一点显得尤为可贵。

特朗普上台以来,尤其是悍然打响贸易战之后,对华政策越来越向竞争倾斜,甚至不惜展现出对抗姿态,在南海、台湾、军事等领域频频挑衅,中美关系多线吃紧。

今年9月,美国公然宣布制裁中国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及其负责人。作为回应,中国立即召回在美国参会并计划访美的海军司令员沈金龙,同时推迟原定9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美两军联合参谋部对话机制第二次会议。

另一方面,美军B-52轰炸机多次飞临东海和南海。9月30日,“迪凯特”号驱逐舰闯入南沙群岛赤瓜礁和南薰礁附近海域,遭中国海军兰州舰高速切入“横怼”,上演了45码近距离擦肩而过的惊险场景。

军事是中美关系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之一,但也是最后的防冻剂,只要军事方面尚未擦枪走火,则僵局尚可转圜;反之,军事上一旦形成摩擦,修复双边关系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华盛顿方面虽然认为中国的威胁挑战在加大,但也清楚在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方面,离不开中方的协助。故美国在发动贸易战后,又在军事领域不断搞小动作,目的是增加博弈筹码,但又留有后手和回旋余地,不欲令局势失控、矛盾升级。这为两国保持军事对话提供了空间。

近期,中美关系的积极因素在积聚。当前中美关系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节点上,需要以“烹小鲜”的态度精心拿捏。按中方的观点,中美两军要共同努力加强战略沟通、管控安全风险、拓展合作领域。

这三个方面,其实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首先,当前中美两军关系的根本问题是缺乏互信,加强沟通是促进互信的前提,目的就是准确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和切身利益,在正视分歧的同时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其次,通过高层对话,方可有效加强基层一线风险管控,在南海等一些敏感区域探索建立沟通机制,避免意外和冲突。而有了这两点,两军才可以可能拓展其他合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