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纵横谈 > 正文

纵横谈 | 阿富汗恐将爆发大饥荒

2021-09-03 04:23:17大公报 作者:梅新育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美军黯然撤离,阿富汗这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国家,进入了新的不确定时期。在国际援助断绝之际,阿富汗新政权面临财困、内斗不止和粮食危机等重大挑战。倘若解决不好,今年年末、明年年初阿富汗爆发大面积饑荒的风险是存在的。

  阿富汗是“高山和沙漠之国”,可耕地仅占国土12%,历史上长期依赖进口粮食。该国目前正面对三年来的第二次严重干旱,而美军撤出引发的动乱更让粮食生产雪上加霜。

  阿富汗夏粮收割时令在6、7两月,美国总统拜登4月中旬宣布全面撤军决定后塔利班发动进攻,战乱造成大批民众逃亡,耽误了收割。在塔利班8月中旬攻占喀布尔前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报告,将阿富汗列为粮食短缺最严重10个国家的“榜首”,阿富汗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约1400万人)正面对饥饿,200万名营养不良的儿童急需治疗。阿富汗秋粮收割季节跨度从9月延续至11月上旬,这期间的阿富汗能否重整旗鼓,克服外援撤离造成的农资短缺等问题,实现秋粮应收尽收并完成冬播,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2002年至2017年,国际社会承诺援助阿富汗1040.4亿美元,到位818.3亿美元,年均51.1亿美元;按实际支付援助款排行,前四大援助方均为西方国家:美国援助553亿美元,日本援助67亿美元,德国援助37.7亿美元,英国援助35.5亿美元;另外印度也援助30亿美元,上述五国对阿富汗援助合计723.2亿美元,占此时期阿富汗实收援助总额的88%;经过这番“变天”,这部分援助在可预见未来无望恢复。即使巴基斯坦和某些海湾国家可能提供部分援助,他们也绝无可能弥补美欧、印度援助切断的全部缺口;如何解决粮食挑战,喀布尔新政权压力空前。

  不仅如此,由于塔利班胜利在国际上引发强烈反响,中东各国反应尤为激烈,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很可能是间接加剧国际粮食市场压力和阿富汗未来的粮荒。中东国家粮食自给率普遍较低,格外依赖进口解决吃饭问题,同时政府普遍对居民基本食品供应给予高额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又激励了居民对食品的浪费,从而反过来加剧了粮食市场的供需缺口。

  回顾历史,1970年至1971年,阿富汗遭受历史罕见大旱灾,农业产量连续两年锐减,牲畜被大批屠宰。1971年粮食产量比1969年减产18.0%,1972年粮食产量仍比1969年产量低2.3%。阿富汗物价飞涨,国民流离失所,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援助,但未能、也不可能制止其本已存在的经济政治危机进一步激化,终于在1973年7月17日爆发政变,由此开启了阿富汗政变频繁、政治动荡和武装暴动加剧、一步步走向外国干涉和全面战争的进程。

  在塔利班攻占喀布尔前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年底全球将有80个国家的2.705亿人面临粮食短缺,43个国家的4100万人处于饥饿边缘;而在此前后,中国粮食主产区连续遭受暴雨灾害,美国、巴西旱灾加剧,阿富汗国内粮食生产被政权更迭打乱,在这种情况下,阿富汗潜在粮荒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而这场粮荒一旦成为现实,又会在阿富汗社会引爆怎样的动荡呢?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