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和误解/陈一丹

2018-09-12 03:16: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过去半个世纪,世界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从1970年到2015年的45年间,全球留学生总量从80万人增加到450万人。2015年34个OECD成员国的大学新生中,有5.6%来自海外。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一个规模上千亿美元的产业。教育国际化出现新的趋势,不再局限於高等教育领域。在中国,出现针对中小学生甚至幼稚园小朋友的线上语言教育平台,招聘美国教师远道而来教授英语,解决过去中国英语教学受师资限制,以及重写作、轻听说的痛点。再如国际夏令营、一年期跨国交换生专案在中国的初、高中广受欢迎。目前哈佛上海中心、耶鲁北京中心、昆山杜克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批国际教育合作专案在中国落地,对培养国际视野,促进人文交流,起到正面作用。

  教育国际化的三重推手

  首先,教育国际化的最强推动力,是经济的全球化。1997年,全球货物总出口额为5.6万亿美元,2017年,这一数字增长3.2倍至17.9万亿美元。1997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淨流入总额0.46万亿美元,2017年这一数字增长3.3倍至1.86万亿美元。随之而来的,是对国际化人才的巨大需求。

  其次,教育开始出现跨地域体验消费的趋势。在教育领域,腾讯课堂作为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线上平台,累积为3亿用户提供了超过10万门网路教育课程。通过线上学习,视障按摩师学会了英语交流、山区妈妈实现了室内设计师的梦想。现在,每天还有数以千计的美国教师通过互联网与中国学生视频连线。教育成为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出超的重要来源。

  第三,国际间的教育合作机制越来越灵活,内容越来越丰富。美国线上教育平台Coursera与包括清华、北大、东京大学、莫斯科理工在内的全球八百所大学达成合作,提供英语、中文、日文、俄文课程、和带字幕的多语种教学课程。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数以百万计,成为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生源地。

  然而,教育国际化的实际效果如何,没有结论;二则,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局限在教书育人的範围内,科研成果在国际间没有能够充分共用。

  教育国际化的实际效果如何?有至少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述。一种认为教育国际化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重新分配,使得来自不发达国家的学生也有了享受一流教育的机会。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生的跨境流动实际上导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人才虹吸”,优秀的毕业生向先进国家集中,后进国家留不住自己最聪明的子弟,製造新的不公平。由於研究不够充分,只有争论没有结论,成为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需要继续考察的课题。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之一,但非全部。根据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的统计,2016年全球发表的所有科技论文中,21.7%的作者来自不同国家。根据OECD的统计,2015年成员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中26%是国际学生,保证大学的科研成果是全球共用公共产品。

  国际化没有改变教育向善的理念、没有改变需要尊重教育本身规律、没有改变增进不同族群互相包容了解的出发点。从多角度研究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是消除偏见和误解的第一步。

  我看到各国教育机构对教学和科研的不同做法。例如美国的通识教育、德国的学徒制、英国高校与社区的和谐关係。这些宝贵的财富启发我思考,对促进国际间教育合作上,大致可以有两个方向,第一是增进了解。这些在不同国情下发展出来的模式,是教育国际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第二是促进分享,让好的经验,好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间推广普及。

  增进了解推广成功经验

  朝向这两个方向,我和团队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成立“一丹奖”,鼓励针对教育本身的研究和实践。2017年的“一丹奖”分别颁给了提出“成长型心态”的史丹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以及致力於改变贫困乡村教育的哥伦比亚新学校基金会创始人Vicky Colbert。这两位杰出女性对教育的贡献,被应用於多个国家并皆取得效果。新一期的“一丹奖”评选已经启动。相信未来“一丹奖”会成为推动国际间教育合作、推广优秀的教育科研和实践成果全球推广的重要平台。

  第二件事,是在推出“一丹奖”的同时,与经济学人信息社(EIU)合作推出“全球教育未来指数”(WEFFI)。去年发布的第一期“全球教育未来指数”从政策、教学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三个方面,衡量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的教育体系,应对未来科技和人才市场需求挑战的能力。这35个经济体佔全球人口总数的77%、全球GDP总量的88%。

  评估的结果暴露出一些普遍性问题,比如教育投入的不足、对教师支持的不够、教育政策执行不力。即便是诸多有发达大国印象的教育强国,实际情况也不乐观。新一期的“全球教育未来指数”正在编製中,範围扩大至5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全球93%的GDP。在国际间建立针对年轻人、针对未来的教育“标杆”,目的是促进国际间教育的互相了解与合作进步。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丹奖、全球未来教育指数则是在这一宏大命题下的新鲜尝试,希望对增强理解、促进交流起到积极作用,对办好教育这一千年大计有所帮助和启发。

   腾讯主要创始人、一丹奖创办人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