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西九戏曲中心要“门常开”/关 昭

2018-10-16 03:16: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西九文化区首个地标性表演场地:西九戏曲中心,将於明年一月二十日正式开幕,中心内有一千座位的大剧场,还有可容二百人的茶馆剧场和多间排练室,佔地宽敞、设施先进,堪称世界一流。

  不过,长远来说,西九戏曲中心在使用和营运上显然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跟进和解决,才能令到“中心”运作保持畅顺和兴旺,而其中关键,就是必须切实结合本港戏曲表演活动、包括专业和业余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

  西九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昨日在记者会上谈到,未来希望全国三百六十七个剧种都能有机会在西九戏曲中心演出。这当然是一个“良好愿望”,但事实是这三百六十七个剧种,目前仍能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的恐怕只余半数,不少地方剧种早已随着艺人的老去和星散而进入“戏曲博物馆”了。

  而更重要的是,对本港或西九戏曲中心来说,不需要一百几十个剧种,只要能够让港人最熟悉、观众人数较多的十个八个主要剧种,包括粤剧、京剧、崑剧、越剧、潮剧以至福建莆仙戏等,能经常性轮番上台演出,与观众见面,就已经万事大吉、相当不错了。

  而这些在港已经较具基础和有一定观众的剧种,又可分为专业与业余两大类,前者是专业剧团和演员,后者则是票友和曲友,属业余或半专业性质。而长期以来,政府康文署对专业剧团是会给予一定资助的,但业余团体想得到资助则很难,但戏曲事业不能单靠专业支撑,从来票友曲友都是京剧和粤剧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内行”即专业演员也经常向票友曲友请教和大家同台合作演出。

  因此,未来西九戏曲中心的舞台要想长期保持繁荣热闹,不能只着眼於专业剧团,大批业余票友曲友和他们的票房、曲社的演出,是不可忽视的辅助和补充力量,切勿因一句“艺术未够水準”而将他们拒诸门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