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香港正式步入“大湾区”时代/陆剑宝

2019-02-19 03:18: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正式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区和宜居宜业宜遊的优质生活圈。纲要对大湾区各个重要城市都进行了定位以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和特点。

  “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是2018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要突破制度和政策限制

  世界一流湾区具备怎麼样的特征?开放性、创新性、包容性、宜居性。开放性代表了湾区在吸引全球要素流动方面的便捷和低门槛。创新性代表了湾区在科技、管理、体制、民众等领域的活跃度和探索精神。包容性代表了湾区对全球性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的和谐协同。宜居性代表了湾区依讬滨海滨水等自然环境配合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构成湾区居民高质量的生活状态。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口集聚度、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方面与世界一流湾区相距不大,但在高素质人才集聚度、人均GDP、产业结构优化度、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居民整体素质方面与世界一流湾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取长补短,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在具体实施时候需要注意的。

  粤港澳大湾区到底如何建设?这是各级政府都在关心的问题。很明显的是,纲要提出了大湾区的发展定位、方向和重要领域。而对具体领域的详细安排给各级政府提出了很多的想像空间和实践空间。可以预想,随后根据纲要,会有统一的行动方案和各地政府出台的一些细则和重要项目。世界三大著名湾区发展也有一定的历史,它们的部门建设经验可以为各地政府借鉴,如湾区统一的交通规劃、湾区的公共设施配套、湾区的一些产业规劃经验。但是由於日本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三藩市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存在最大的区别是行政体制问题。因此,大湾区在涉及一些法律、行业制度、社会福利领域建设需时较长。但是在科技创新、跨行政区产学研联盟、产业链合作、双向投资增加、专业服务业合作、民间交流等不涉及行政体制的领域可以率先取得政策突破甚至制度性突破。

  香港要把握大湾区机遇

  纲要出台前后,很多珠三角企业谘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会给他们带来什麼样的机遇,或者这个机遇与之前有什麼区别。其实,除了业界关心大湾区的投资机会外,各地市民特别是环珠江口一带的居民都会思考大湾区建设对他们经济和生活的积极性影响。珠三角民间游资湧动,但基本集中在房地产投资,对製造业和投资回报期的项目并没有多大的衝动。但是大湾区不能产业未兴,房价掀起,这样对投资进入和人才集聚不利。

  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省级层面政府要从源头上控制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化”,而不是“限购”。另一方面,引导游资往新兴产业上投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民间平台。其实,粤港澳大湾区给区内居民带来的除了经济收益外,更多的是生活质量、社会福利等民生方面的提升。如出行更加便捷、教育医疗社保更加完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城市文化更加浓厚等等。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改变了香港与珠三角九市的交通网络格局,香港不仅仅是大湾区面向国际的桥头堡,也是国际投资、就业、旅遊进入大湾区内地的桥头堡。大湾区建设令香港将继续在金融中心位置得到大大的加强;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地位得到优化;专业服务业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间;科创产业培育得到大机遇。大湾区居民到香港旅遊购物将保证香港旅遊业和批发零售业的经济贡献。

  内地娱乐市场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得到第二次发展机会。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全方位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在社会和民生层面,香港居民到大湾区内地投资、工作、旅遊、省亲变得比以前更加频繁。香港年轻一代与珠三角九市的连接也越来越紧密。香港人另一个新代号“大湾区人”也越来越有显示度。

  经济学博士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