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港青国家归属感的缺失/夏夕雨

2019-03-13 03:20: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行政会议驳回“香港民族党”上诉。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引述中央政府公函表示,依据宪法和基本法,香港应该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是香港政府也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所有中国公民的职责。

  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6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港区人大代表团会议时指出,中央政府向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出公函,是强调中央支持香港特区依法取缔“香港民族党”,强调中央对“港独”“零容忍”。韩正强调,“港独”会摧毁“一国两制”。

  在笔者看来,“港独”在香港一直都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具备任何实践可能。而真正认为“港独”在香港有发展可能的人,也是近乎负数,其中还包括很多专职“演员”。不过,今次中央给“港独”定性是极具警示作用的,起码可以告诉世人“港独”思想是违宪的、不负责的。如果硬要触及底线,那麼理应受到该有的惩罚。同样地,我们也不接受任何外国势力不怀好意地指手画脚。

  曾经同一位海外归来的友人聊起“港独”和“归属感”的问题。朋友说,以前对“国家”的概念没有深究,但当他置身海外时才猛然发现,“国家”原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在这两个字的背后蕴含着无限能量,且在关键时刻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庇护与支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背后有国家。对於每一个置身海外的华人而言,“中国”不止是国籍的象征,更多时候它是一种源於内心的安全感。

  朋友说,在国外的时候经常看《舌尖上的中国》,经常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哭,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思念。他问我,“你知道为什麼‘老乾妈辣椒酱’是海外华人的‘心头好’吗?”“因为好吃?”他摇摇头,“有的时候,它可以填饱肚子,而更多的时候,它能让我们心安,更能给予朋友鼓励。”小时候,“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是中文课本上的一句需要背过的诗词。实际上,这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情绪,是一种想见又见不到的折磨,更是一种难以讲出口的滋味。它,包含着对故乡的冥想和对亲人的思念。

  朋友说,在国外的中国人聚会上,经常会唱起一首属於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的歌——《我爱你,中国》。之所以要唱这首歌,是因为我们的根在中国,这是一种绿叶对根的情谊。而这种情谊,正是“归属感”。归属感不是一种表面情绪,而是来源於内心深处的一种心灵慰藉,是我们内心的小骄傲,也是我们彼此间的小认可。

  当今社会,很多人像是上了发条的弦,按部就班地走着。他们忙於生计,对很多东西失去了思考力。而有些人则只重视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完全忽略了内心世界的丰腴,更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过去的香港,或许我们真的没有从教育领域启发过年轻人有关於“归属感”的思考,所以导致了现在部分年轻人归属感的缺失。不过,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可以是改变的种子,我们能够获得改变的机会与行动力。终有一天,种子会生根发芽。

  专栏作家、“就是敢言”秘书长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