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评论\是反修例还是反人伦反人性?\方靖之

2019-06-25 03:1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谁都知道现时反修例只是一个假议题,因为政府已经宣布无限期暂缓《逃犯条例》修订工作,并且让草案“自然死亡”。而这场风波是以反修例作号召,修例既然已经不存在,所谓反修例自然无从说起,有关风波亦应告一段落。

  然而,反对派以及激进分子仍然不依不饶,继续要延续这场风波,“民阵”继续策动各种政治行动,为的并非是反修例,而是为了“两票”,即钞票和选票。至於激进派不断在社会上策动各种激进行动;有青年更因此而批鬥父母,这些都说明这场风波已经变质,变成一场破坏香港的行动,变成一场破坏人伦、破坏人性、撕裂社会的行动,这才是广大市民最忧心的地方。

  偏激思想造成家庭对立

  这场风波的参与者主要是一班青年学生,他们对社会有不满,要表达诉求可以理解,但现在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已经逾越法律的界线,更逾越了社会道德的底线。日前有年轻人更在网络上载批鬥父母短片,向青年人鼓吹所谓“没上街的父母根本没有爱过你”的过激言论。

  在短片中,该青年从父母反对暴力行为、要求子女交家用、无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给子女等多个角度,企图论证其“香港的父母由个仔出世这一刻都不停索取他”、“每一个父母从来都无谂过可以给予到什麼给子女”、“大难临头各自飞”、“有事没事都要不断剥削年轻人”的荒谬结论。最后他更以“爱不爱年轻人,在是否上街这件事上会表达得一清二楚”作结,企图“要挟”父母、离间亲情。

  这些短片当然不能代表所有年轻人,但却反映一个危险的趋向,就是这场反修例风波已逐渐在撕裂社会,製造家庭对立。一些年轻人因为家人不支持其行动,就採取过激的言论去斥责家人,甚至出现“不上街就不爱你”的谬论,这些歪理在年轻人中不断传播,令不少人惊叹“文革”重来。

  这种为抗争而反人伦的歪风,最早正是由一班激进派政客煽动,在2014年非法“佔中”时,时任理大讲师、“热血公民”立法会议员郑松泰,就不顾教育工作者身份,不仅鼓吹年轻人出来反抗,更声称反“佔领”的家长是猪,鼓吹年轻人与“港猪”劃清界线,呼籲子女与父母断绝关係,终生不相往来云云。

  在当时令不少“佔中”参与者因此与父母反目,继而投入街头“佔领”。反对派不断煽动这种世代之争、家庭之争,目的就是要挑动年轻人的不满及反叛,令年轻人不再听从父母的劝阻,而全身投入激进派的抗争。

  父母爱护子女,自然不希望子女犯险,更不希望子女被一些人煽动参与违法抗争,最终一生前途毁於一旦。因此,大多数父母都不会支持子女参与这些激进衝击,但父母爱护子女之心恰恰成为激进派眼中的绊脚石。因此,反对派及激进派分子一直向青年鼓吹各种歪理,煽动他们批鬥父母,最终演变成短片中的偏激青年。

  反修例风波发展至今,已经由反修例变成反人伦、反人性,惹来愈来愈多市民反感。反对派要延续这场风波,靠的只有入世未深的青年、一班已经被他们“洗脑”的青年,继续将风波炒作下去。他们不单利用青年,更煽动青年利用父母的爱护之心迫父母支持他们抗争,迫父母上街,否则就威胁老死不相往来。眼中只有政治,只有对抗,而没有了人性,对父母没有了基本的尊重,一切以政治挂帅,这些就是香港未来的栋樑吗?

  政治挂帅毒害年轻一代

  这些短片正正反映了反对派及激进派对香港青年一代的毒害,激起社会舆论的批评,令有关短片被迫急急删除,最可笑的是一班反对派打手,包括一些名为广告专家,实际却是黎智英打手的人,急急扑出来护主,指这条短片是假的,是故意插赃嫁祸云云。真可笑,这些极端言论就算不用看这条短片,在激进派人士聚集的多个讨论区,早已不胜枚举,只要上去看看就知道,难道所有的留言都是插赃嫁祸?这些反对派打手完全没有良知和底线,一直在煽动这种批鬥风气,煽动青年反人性反人伦,现在眼见玩得过火,引起民意反弹,又说是插赃嫁祸,完全是输打赢要,这些人自甘当某些政治势力的打手,有什麼资格出来扮专家、充权威?

  社会撕裂对立,全港市民都没有赢家,既然反修例目的已经达到,还有何必要延续这场风波?甚至如一些激进分子所言要瘫痪政府部门运作,搞得社会风波不断,对市民有什麼好处?不过徒令别有用心者得益,徒令亲者痛仇者快。这场风波是时候平息了。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