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年读书荟/用家国情怀向时代致敬/赵阳

2019-11-08 04:24: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联句,汇聚了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名著

  大侠远去,情怀永在!在金庸先生离世一周年的日子,让我们年轻一代用家国情怀向他致敬,向远方致敬,向时代致敬。将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镌刻在我们心灵的扉页,成为一本永远值得珍藏和启迪的“侠书”!

  金庸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周年了。2018年的十月三十日晚上,我正在浸会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立即引发了同学们的缅怀与讨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记》、《天龙八部》……在八零后、九零后们共同的回忆中,穿过那一部部经典的武侠小说、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经典人物面孔,彷彿看到金庸先生身居斗室、心忧天下的责任与担当:他在作品中通过宏大的历史场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繫在一起,不仅体现了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更展现了以天下为己任、强烈的家国情怀。

  用“一支笔”书写爱国心

  金庸先生辞世后,几乎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对他的怀念。那些怀念的文字,除了对其文学作品进行了重温和解读,更充满了对金庸先生人格追求和家国情怀的讚美和敬佩。金庸先生青年时代对理想的追求和抉择经历让我记忆犹新:一九四六年秋,二十二岁的他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两年后调往香港分社。在从上海到香港的路途中,他听着连天的炮火声,心情激荡:他要去的香港,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又有着怎样的未来?而风华正茂的他,又能为之做点什麼?

  他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才华打拚出一方天地,用“一支笔”书写自己的爱国心。然而路在何方?年轻的金庸进行了摸索:一九五二年,他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而后的《书剑恩仇录》引起轰动。二十八岁的他,开始用“新派武侠”留下历史见证。以笔为介道侠义,他在小说世界裏表达对国家与民族的强烈责任感:从郭靖、萧峰到袁承志,从异族入侵到奋起抵抗,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侠客,一句句正义的慷慨对白,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正邪对决,贯穿其间的,是侠义精神,是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更是民族大义。综观金庸先生的这段奋鬥经历,有两点值得深思:一方面,青年人要立志,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另一方面,人生志向要与国家与民族与时代紧密相联,做有益於时代的事情,才更容易接近成功。

  青年要立志贡献大时代

  金庸先生辞世后的这一年,我逐一重温了他的作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至少有三大突破:首先,金庸新武侠小说数在思想价值上有更深层次的表现,并不满足於刀光剑影的打鬥,而是通过跌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对中国封建统治提出反思,寓教於乐之中令读者获得情操薰陶。二是打破了壁垒森严的雅俗界限,雅俗共赏,使得武侠小说超越了过去长期以来的通俗言情範畴,但这一点也正是在“家国情怀”的宏大主旨下得以实现的。三是金庸新武侠小说写出了“真性情”。郭靖、令狐冲、胡斐、张无忌、石破天、狄云,每一个都历尽苦难、九死一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布满了各种生死攸关的陷阱,最后凭藉着顽强的毅力、“邪不压正”和明辨是非的真实人性,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文如其人。金庸先生之所以能在文学艺术上能有如此成就,同他一生坚持的情怀和理念、敢爱敢恨的真性情密不可分。他於一九八一年获邓小平先生接见,谈及许多香港前途问题,其后曾参与香港基本法起草工作,并被任命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金庸虽然没有真正从政,但他以自己的作品,影响了一大批人努力追求并贡献於国家。如果香港的年轻人认同“侠义”,就应该体会到金庸对於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

  在金庸先生离世一周年的日子,让我们年轻一代用家国情怀向他致敬,向远方致敬,向时代致敬。将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镌刻在我们心灵的扉页,成为一本永远值得珍藏和启迪的“侠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