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纯美的视角,崭新的尝试\李永新

2020-01-10 04:24: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冰嬉之恋》刊登於《满族文学》讲述香港这座城市中美好深刻的故事

  从内地来香港读书和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中间,有些成为了新港人,有些在成为新港人的路上。这个群体日益成为香港发展的青春活力和中坚力量。他们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思索?在融入这个城市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他们在同土生土长的香港同龄人相处时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冰嬉之恋》这部短篇小说,用八千字的篇幅,以纯美的视角展现了两个青年在香港发生的爱情故事,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香港和内地日渐深入的融合过程中,年轻人之间文化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并揭示出“中华传统文化完全可以成为香港人加深对国家认知的重要桥樑”这一深刻的时代命题。

  从东北到香港读大学的童小畅在又一城的滑冰场邂逅了香港少女叶子祺,对滑冰运动的共同爱好让两人相遇相知。身为满族后代的童小畅将冰嬉这项运动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同叶子祺慢慢分享。原本文化背景迥异的两人,由此暗生情愫。叶子祺之父开始反对二人的交往,童小畅通过阳光自信和创业胆识打动了叶父。故事在一对青年一同回到东北、於漫天的北国雪色中深情相拥结尾,而此事也触动了叶父的思乡之情,改变了老死不回内地的想法,最终“向着故乡走去”。

  我认为,以小见大、主题深刻,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从篇幅上,它是短篇中的短篇,但是却容纳了当下香港与内地融入的种种热点话题:两地九零后群体的文化碰撞,从互不信任到互相欣赏;“大逃港时期”来港的老一代如何看待和接受新港人;内地人到香港生活时对於本地法治的高度认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等。更为重要的是,小说借年轻人的对话提出了“民族”这一概念如何在香港落地生根的严肃问题,发人深省:

  以小见大反映时代旋律

  童小畅一直有个问题:“香港人为什麼不写自己是哪一个民族呢?从到G大读书到现在,每个学期填写的任何关於个人情况的表格,都没有‘民族’这一栏。父亲说,祖上一直在北京,后来才迁到东北的小城裏的。待得久了,心在哪裏,你就是哪裏人了。”叶子祺显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覆他:“我就是香港人啦,什麼族都不重要,做一个好人最重要,不过我爸是内地来的,汉族,我也应该是汉族吧。”抬眼窗外,夜阑静,原是有人共鸣。

  《冰嬉之恋》首发於内地《满族文学》2019年5月号,后被香港《城市文艺》发现,第一时间进行了刊载。作者赵阳是由内地来港生活多年的青年作家。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是作者的小说处女作。他曾在自己开设於香港报章的散文专栏“负暄集”中这样写道:“把香港的美写出来,让更多的内地人了解和认知,让更多的人明白:这是个有温度的城市,惠风处处,充满温情……写小说,是一次尝试,希望能由此开始,讲述香港这座城市中,更多美好和深刻的故事。”

  事实上,在《冰嬉之恋》中,散文化的叙事风格既见证了作者深厚的散文功力,但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作者在小说创作领域“叙事性”尚有不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瑕不掩瑜。综观香港当下的小说创作,以青年融入为题材、通过爱情故事为视角、以小见大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作品,数量少之又少。赵阳的小说处女作《冰嬉之恋》可贵之处,正在於开拓了香港小说题材的新领域,并进行了一次崭新而有益的尝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