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拒金钱不当“掮客”\王诵诗

2020-10-18 04:23: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鲍文卿是一个普通的戏子,有着自己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许以重金说情,断然拒绝,不当“掮客”。对不义之财,嗤之以鼻。认定“须是骨头裏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

  《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写道,牛奶奶状告冒名牛布衣的牛浦“为谋杀夫命案”,淮安府安东县向鼎知县判道,天下同姓同名的多得很,哪裏管这样无头官事,差衙役把牛奶奶解往本地绍兴告状。只因这件事,有人传说知县向鼎相与作诗文的人,放着人命大事都不问,捅到上司那裏。按察司审理弹劾文书,按察司姓崔,看了又念,念了又看。门下戏子鲍文卿双膝跪下,说自己从小学戏就念向鼎作的曲子,这人是个才子,请求崔按察司放他一马。崔按察司怜才,不参了。崔按察司有意帮衬鲍文卿,叫衙役拿了书信,把鲍文卿送到安东县作客。向鼎看了书信,大惊,着实感谢鲍文卿,封了五百两银子谢他。鲍文卿一厘也不收,仍旧回到按察司。

  崔按察司升了京堂,鲍文卿随同进京。不想一进了京,崔按察司就病故了。鲍文卿没了靠山,生活无了着落,他本是南京人,只得收拾行李回南京来,领着戏班子,在城裏做戏,挣着辛苦费。

  鲍文卿这一日在上河做夜戏,五更散了戏,父子两人洗了澡,吃了点心,慢慢走回来。一顶大轿子抬过去,裏面坐的是升任安庆知府的向鼎,发现了鲍文卿,叫跟轿的青衣人请鲍文卿到张家河房裏公馆相会。向鼎纱帽便服迎接,热情款待鲍文卿父子,不仅给了二十两银子,还请鲍文卿父子半月之内,到安庆衙内,有话要说,想竭力回报鲍文卿的恩情。

  这一日夜深人静,别的船客都睡着了,两个书办悄悄地请鲍文卿说情,一件事,只请向知府批一个“准”字,就可以送给鲍文卿二百两银子;还有一件事,只求向知府驳下去,再送给鲍文卿三百两银子,恳请鲍文卿在向知府跟前美言。鲍文卿笑着说:“我若是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曾赏过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德……你们服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清名,也要各人保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几句话说得两个书办毛骨悚然,一场没趣。

  俗话说,朋友千千万,知心有几人?向鼎和鲍文卿一贵一贱,但二人能在等级名分之外保持纯洁深挚的友谊,实属难得。向鼎虽是官员,却能降贵纡尊,知恩图报;鲍文卿虽是戏子,却不贪金说情,替为官的向鼎着想。难怪向鼎慨叹:“而今的人,可谓江河日下。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到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无当。和他说到通今博古,他便说杂而不精。究竟事君交友的所在全然看不得!不如我这鲍朋友,他虽生意是贱业,倒颇多君子之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