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推动香港重回正轨 需更多有力举措\艾华斯

2020-12-01 04:23: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经历黑暴,社会变得千疮百孔,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之多,涉及界别之广,堪称令人震惊,要拨乱反正让人有茫无头绪和谈何容易之感。但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以来,人心思定,政治环境亦趋於稳定,正好为彻底改革、拨乱反正创造了条件。近日立法会的情况,以至施政报告的一些改革内容,已为香港重回正轨奠下了基础,但以香港问题之多、之深而论,我们需要的是更大、更彻底的改革。

  自特区政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认定并宣布四名揽炒派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另外十五名揽炒议员“闹辞”后,过往议会内疯狂“拉布”、不断点人数导致流会,以至於打闹捣乱的乱象戛然而止,不但还立法会应有的风清气正,更让市民感到难得的耳根清淨,立法会运作亦重回正轨,市民不必再看揽炒派的捣乱政治骚,这种议会文化确是香港人所乐见的。

  改革必须迎难而上

  施政报告提出的一些改革内容可说是一个开始,例如将修例订明公职人员及公务员等要受香港国安法约制、要宣誓拥护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区。政府正安排逾18万名现职公务员,一次过以签署声明方式宣誓,若公务员拒签会影响升迁,而会否被终止聘用则在研究中。至於公职人员的涵盖範围是否包括区议会和选委等,也正在研究,国安委亦会详细讨论。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教育改革也迈出了第一步,高中通识科虽仍维持“必修必考”,但名称会更改,评级将简化为合格与不合格,并删减课程内容至课时减半,同时设立“适用书目表”,由教育局审批教科书,另将订明重要学习概念,增设内地考察等。教育界被揽炒派把控已久,如今政府从改革通识科着手,挽狂澜於既倒,拯救莘莘学子,可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好开始。

  然而,相较於黑暴期间的黑暗,现在迎来的改革只是一丁点的曙光,如果因为社会表面回复平静就沾沾自喜,那是大错特错,其实现在才是任重道远、举步方艰之时。在这个时候,政府更须藉着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由乱入治,拿出大刀阔斧和彻底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事实上,香港很多範畴都需要政府痛下决心去改革,心慈手软或怯於权威有时都适足以害事。

  例如施政报告提出,对十八岁以下有悔意和认罪而非涉及严重罪行的被捕人士,警方可视乎情况考虑採取警司警诫或签保守行为等方式处理。给年轻人一个自新的机会是好,但反过来想,会不会间接鼓励及纵容更多十八岁以下人士犯案,或令教唆者以此为藉口劝诱十八岁以下人士进行“违法达义”勾当呢?宽大仁慈还是姑息养奸,从来只在一线之间,若拿捏不準,恐怕只会贻祸无穷,甚至间接坑害了这批年轻人。

  又如香港医护人手长期短缺,医生与人口比例低於很多先进和发达地区,结果是市民饱受轮候之苦。立法会早前通过了制订输入非本地培训医生新机制的无约束力议案。有立法会议员直指施政报告所提出的医疗措施是“远水不能救近火”,认为应从速制订引入海外医生的机制和法例,不能再受医委会的阻挠。疫情之下,有关建议就更显得刻不容缓,若政府还以畏首畏尾的态度去处理,恐怕有关议题也只会一再延宕,最终受害的只是市民,特别是弱势社群。

  小修小补代价更大

  再如司法改革,香港是法治社会,司法机关在不少人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然而自黑暴以来,市民所看到的却不尽然。

  法院处理涉及“修例风波”案件的入罪率偏低,更甚者有法官被指如同化身为疑犯的辩护律师,难怪不少市民已对香港司法质素感到怀疑。终审法院前常任法官烈显伦指香港“是时候进行司法改革了!”。坊间一些建议,如引入独立调查法官投诉的新机制,以及仿效欧美国家成立“量刑委员会”,以定时商讨各项控罪的判刑指引,让各级法官跟随等,都是改革的大方向,但政府似乎仍未有推行司法改革的勇气和决心。

  没有任何权威界别是不能撼动的独立王国,说到底,一切皆应以市民的福祉和利益为依归,如果只把“急市民所急”、“迎难而上”作为口号,只做皮毛和不彻底的改革,香港一些老大难问题是不会得到解决的。难道香港市民为因循的畏首畏尾、小修小补政策所付出的代价还不够大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