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评析/觅地有眉目 建屋更要快马加鞭\方靖之

2021-02-27 04:24: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公布未来五年内,公营房屋总建屋量共约10.14万单位,当中包括超过7万个公共租住房屋及“绿表置居计劃”单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已觅得於未来10年兴建31.6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土地。公营房屋单位的数量亦有望透过重建房委会工厂大厦而再增加。

  房屋问题是香港民生的根本,房屋问题解决不了,深层次矛盾也很难化解。虽然政府已表明觅地进度理想,但由於土地开发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能否达标存有疑问,特别是多年来特区政府在兴建公屋的进度上远远跟不上需求,公屋供应长期落后,目前公屋轮候时间已经达到5.7年,市民上楼难的问题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在不断恶化。

  政府在建屋上蜗行牛步,在效率上更远远落后於私人发展商,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土地发展及建屋上往往自製重重关卡和掣肘,导致建屋速度多年来未有提高,令香港房屋问题不断恶化,成为香港社会最严重的深层次矛盾。

  必须精简公屋审批程序

  房委会最新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屋轮候册共有25万3千4百宗申请,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7年,而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3.4年。公屋轮候册的人龙不断延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建屋量未如预期。

  政府自身公屋建屋量缓慢和滞后,与行政上的重重行政关卡有直接关係。以屯门第54区的发展为例子,政府2001年首次公开该区的规劃,但直到2011年才开始平整工程,2013年初动工起楼,2018年3月五幢4700伙的欣田邨才入伙,前后耗时十七年。

  相反,许多私人发展商收地建屋的效率却有天渊之别,2017年中有发展商为佔地约48.2万平方呎屯门第54区的货柜场土地完成补地价,拟建约4500伙单位,2018年初正式获批建筑图则以兴建14幢分层大厦,至今不足三年,已陆续见到大厦成形。

  当然,公私营建屋存在分别,不能完全作对比。政府也察觉到现时的关卡太过繁複及费时,因此发展局在2018年成立“精简发展管制督导小组”,全面检视发展项目的审批程序,以及理顺各个政策局之间与发展相关的规定。

  事实上,发展局去年也设立了“项目促进办事处”,负责促进较大规模私楼项目在动工前的发展审批申请,可见政府也明白公私营住宅兴建步伐都不可怠慢,这样才可加快整体房屋供应。

  但观乎现时公屋兴建进度,督导小组的作用有多大?政府的建屋速度有否提升?大型发展项目及规劃有否更加顺利推进?恐怕是未如人意,这些都说明政府有必要进一步精简审批程序,提高建屋的力度和速度,同时多管齐下觅地、造地,包括善用新界农地和祖堂地等,以突破香港的房屋困局。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