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预算案做到惠民纾困\註册社工、香港菁英会副主席 梁秉坚

2021-02-28 04:24: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政府计劃在未来五年内兴建十万个公营房屋单位令市民能早日“上楼”。

  财政司司长日前发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香港经济受全球疫情困扰,市民在这个艰难的时候均渴望得到及时雨,以解经营业务困难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基本需求。预算案以预留一千二百亿元的逆周期措施作为“稳经济、纾民困”的支持。

  保经济才可以确保市民生活,而安居乐业在近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政府积极推出过渡性房屋去让已申请公屋的居民入住,以较市场价格低的租金使租户能够减低住屋开支。

  这次预算案令市民欣喜的是除了是政府有深入研究过渡性房屋用地外,还积极推进在五年内兴建超过十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有望让长期轮候公共房屋的市民能早日“上楼”获得安乐窝。

  一个施政为民的政府,其施政的长远眼光和筹备工作不一定即时可以让市民大众看到,是次的财政预算案规劃了短期兴建房屋,即使成果不会在现届政府内完成,然而这才是市民需求的政府管理系统。

  香港具备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稳定的社会福利资源有助社会福利服务机构长远稳定地提供适切的社会服务。预算案中包含了一些短期措施,借助注资11亿元“奖券基金”为特定的社会福利服务提供资金使项目能如期推行。可是,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和社会严重分化,加上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衝击,使市民的生活模式改变,同时令社会福利需求大增。例如,有不少社会服务在疫情下被迫暂停,学校只能推行网课也增加了家庭生活开支,间接产生了一些家庭摩擦,这情况始终未有政府投入资源和关注。

  笔者建议政府未来能推出一些创新社会服务的先导计劃资助项目,让不同领域的社会服务机构可以因应不同族群和需求,设计合乎需求的社会服务。

  收支平衡是经济环境欠佳的祝愿,在是次预算案中估算政府有赤字超过2500亿元,政府必需重新思考是否需要拓阔税基,或加强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以增加税项的收入。笔者期望政府未来能保证惠民的政策能持续推行,让市民能够得到生活的保障,扶持企业有机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