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须下大力气解决贫穷问题\香港菁英会理事、香港青年事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陈文伟

2021-04-25 04:23: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早前一部叫《山海情》的电视剧在内地热播,故事讲述八、九十年代宁夏一个叫西海固的地方,在国家实施精準扶贫的政策下“脱贫摘帽”的故事。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九个深度贫困县区的概称,直至1970年代,仍有70%的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人畜喝的是苦鹹水,素有“苦甲天下”之称而闻名全国,更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劃,西海固作为“三西”地区之一,国家推行有计劃、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的扶贫政策。除了向宁夏投入大量扶贫资金外,更兴修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而最重要的是採取以提升和发展产业作为手段的方法从根源上消除贫穷。

  有关政策实施以来,宁夏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表示,经过8年持续奋鬥,在现行标準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反观香港,特区政府多年来的扶贫工作一直胶着。

  去年政府公布《2019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指出,香港贫穷人口多达149.1万人(政策介入前),贫穷率不跌反升达21.4%,新增贫穷人口逾10万,如果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衝击,可预期数字只会进一步恶化。

  而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香港,仍然有64万贫穷人口(政策介入后),贫穷人口及贫穷率创2009年以来新高,足见扶贫工作未见成效。

  虽然回归以来历届政府都有提出“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规劃,但不论是“八万五建屋计劃”、中藥港、数码港,到发展“六项优势产业”(教育、医疗、检测认证、环保、创新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最后通通都未有贯彻执行。

  香港贫穷问题的癥结在於产业结构单一、资本过分集中、社会内耗严重。政治环境长期处於争吵状态,政府精力只能集中处理政治纷争;九十年代製造业北移后,经济发展过分依靠金融、地产、物流、旅遊等外向型产业,疫情下外部经济停顿对经济的打击更为明显;再加上香港的土地价值冠绝全球,土地成本不合理地高昂,租金成本中小微企创业的最大负担,继而扼杀创业空间。

  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及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无论是制定政策的政府高官,还是身在议事厅中为民发声的议员们,如果“治港者”不能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愿意抛弃陈旧的框框条条,未能大破大立顺应时势,香港只会被世界潮流所摒弃,只会被迫边缘化、空心化,香港的贫穷问题更难以解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