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评论/“毒苹果”落地砸中了谁的脚?\吴志斌

2021-06-22 04:24: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6月17日,警方国安处搜查《苹果日报》,拘捕了5名壹传媒高层,指控他们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第29条“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在警方封锁搜查壹传媒大楼的同时,《苹果日报》相关的三间公司的资产,也悉数被保安局依法冻结,涉款1800万港元。

  祸港恶行罄竹难书

  众所周知,《苹果日报》因其荒谬偏颇的立场,逢中必反的姿态,混淆是非的恶行,早已在坊间得了“毒苹果”的讽刺骂名。国安处这次雷厉风行的行动,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这一个祸害香港、分化民众、撕裂社会的“毒苹果”再也留不得,要连根拔起清理掉。

  警务处处长邓炳强4月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时,就严厉指责和不点名批评《苹果日报》一直输出“误导、炒作、不尽不实的报道”分化人心,挑起社会的仇恨。并表示,警方在过去一年已向该媒体发出约130封信,对其误导、失实的报道作出投诉、澄清,及直斥其非。又不点名批评黎智英,指他所控制的媒体,不停用误导、炒作、不尽不实的报道,分化人心、挑起对香港、对国家的仇恨。

  邓炳强亦曾不点名批评《苹果日报》“生安白造”,强调任何人犯法,不论是用任何身份或背后有多强的势力,只要有证据,警方就会拘捕。

  “毒苹果”的卖港恶行可谓罄竹难书,而其领头人黎智英更是十恶不赦。第一宗罪便是与西方势力勾结,建构香港黑金网络,为境外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危害国家安全。自2019年起,《苹果日报》先后刊登过数十篇文章,呼吁境外势力制裁中国和香港特区。“毒苹果”以“新闻自由”为挡箭牌和护身符,煽动一些市民的反中央、反特区政府情绪,跪舔西方政治价值,完全无视香港社会的现实,甘愿为反华势力的“发声筒”,公然叫板分裂国家主权。

  6月15日,《苹果日报》副社长曾经发了一封措辞暧昧的“给读者的信”,声称该报的坚持正是香港人自身的坚持云云。“毒苹果”喜欢自作多情,自我加戏,自我煽情,这早已是其报写作的三大笔法。

  其第二宗罪便是制造假新闻,煽动青年参与暴力活动,推动“港独”进入校园。“毒苹果”堪称制造假新闻的“军工厂”,在黑暴时,制造假新闻的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炮制了数篇抹黑警方的所谓“报道”。2019年10月6日,艺人马蹄露经过旺角时遭到暴徒的袭击,头破血流,第二天,“毒苹果”恬不知耻地在视频上做手脚,制造马蹄露先行伤人的假象。

  在校园贩卖“港独”无异于在校园贩毒,一个是实质的毒品,一个是精神的毒品,毒性发作都是一样的后果。2020年8月14日,即黎智英父子、多名壹传媒高层及周庭等人被拘捕后,香港大学学生会斥18万8千元的巨资,在《苹果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家书式的广告,以声援被捕人士。由此可见,不少大学学生会都是“毒苹果”的合作伙伴,在反中乱港的道路上互为掩护,彼此声援,两者皆是中毒已深。

  反华卖国自取其辱

  其第三宗罪便是“毒苹果”昭示出的“卖国心”、“反华心”。《苹果日报》披着新闻机构的羊皮,实为外国势力的马前卒,为了赢得主子赞赏而肆意妄为。6月14日,美国“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授予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杜鲁门─里根自由奖章”,肯定其对“香港自由和民主价值的维护和贡献”云云。这份“惺惺相惜”的“认同”恰恰暴露出,黎智英和“毒苹果”与欧美反华分子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

  当国安之剑亮起,“毒苹果”落地时,能否砸醒那些妄想以“公民、自由、人权”为借口的“黄色传媒人”:“文责自负”不仅是要负责文字本身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还要对由文字引起的事件负责。当“毒苹果”落地时,是否可以砸疼那些境外反华分子,当他们以“人权”为借口,抹黑、攻击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时,这棵被连根拔起的“毒苹果”,可否砸穿他们的丑恶嘴脸,让他们自食恶果,自取其辱?

  中国侨联委员、安徽省政协委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