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支联会启动解散程序但贼心未死\文兆基

2021-09-27 04:27: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反中乱港组织支联会日前召开特别会员大会,以41票赞成、4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解散议案,并委任支联会公司秘书蔡耀昌和李卓人妻子邓燕娥担任清盘人。

  支联会启动解散程序,跟支联会骨干成员因涉嫌触犯香港国安法第23条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以及没有遵从香港国安法第43条实施细则附件五的规定,拒绝在限期前向警方提交资料因而被落案起诉,有着直接关系,反映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发挥了强大的法律震慑作用。

  然而,这又是否代表支联会成员,会随着支联会的解散,而放弃其颠覆国家根本制度和政权机关的犯罪意图吗?

  事实上,他们现在急于解散,是担心特首会同行政会议接纳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早前的建议,命令公司注册处处长将支联会自公司登记册剔除。支联会若被剔除公司登记,便会丧失其财产处置和分配权。相反,如支联会自行启动解散程序,便能变卖手中的资产变现,并将组织剩余的盈余,按其意愿“捐赠”给其他组织,包括乱港势力建立的一些“非政府团体”和社区组织,借此进行资产转移,并成为他们继续进行“软对抗”的经费。

  另一方面,随着支联会启动解散程序,便很有可能像之前宣布解散的几个乱港组织一样,将其组织的网站和社交平台专页删除,他们过去发表而又有机会触犯国安法的言论,亦会随之而消失。在此情况之下,当局若要调查支联会其他成员过往言行有否违法,难度便会增加,支联会便能达到“毁灭证据”的目的。

  图“化整为零”继续对抗

  除此之外,蔡耀昌已经明言,支联会未来不会再有以组织名义的立场或活动进行,现时尚未被捕或被起诉的组织成员,便可避免组织因其继续运作并有所行动而承担违法风险。与此同时,那些仍然有意煽动颠覆的组织成员,亦可随着支联会的解散“化整为零”,利用香港并无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漏洞,继续以网络匿名的方式散播煽动颠覆的言论。

  由是观之,支联会现在急于启动解散程序,只是为了保存“实力”,但有一点须要注意,《公司条例》第756条规定:即使公司已经解散,公司的每名董事、经理及成员的法律责任(如有的话)仍然持续,并可强制执行,犹如公司不曾解散一样。因此,当局理应继续依法追究,调查其组织所有成员,包括在支联会启动解散程序前已经宣布退出的组织,并且尽快建立网络实名制度,以免网络成为法外之地。

  时事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