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为什么是《梁祝》\香港华菁会理事 赵阳

2021-10-03 04:26: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一九五九年《梁祝》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首演。

  国庆前夕,香港众多乐团为市民倾情奉献各类演奏会。有一个现象引人深思:凡是以“庆祝国庆”“爱我中华”等为主题的管弦乐演奏会,《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几乎是必有曲目。为什么是《梁祝》?它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和魅力?我不禁又一次捧读文章《俞丽拿:让小提琴说中国话》(《环球人物》,二○一九年五月号),再一次被《梁祝》背后的故事深深感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而对于《梁祝》的首演者俞丽拿来说,十九岁时与同龄人陈钢、何占豪的共同创作与奋斗,不但让自己的青春成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一九五九年《梁祝》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首演,二十五分钟的曲子在淒婉唯美的“化蝶”中结束,尾声的收音轻如羽毛,随着这片羽毛轻轻落下,上海兰心大剧院的观众席一片寂静。这一刻,台上十九岁的俞丽拿惴惴不安。尽管此前经过了无数次排演,她仍不确定这首中西交融的小提琴协奏曲能否被观众接受并喜欢。然而几秒钟后,潮水般的掌声向她涌来,她怔忡着谢幕。掌声没有停,她和躲在台口的陈钢、何占豪再次登台谢幕。掌声还没有停,于是俞丽拿搭上琴弓,来了一次毫无准备的返场演出。无论是俞丽拿、陈钢还是何占豪,几十年来他们都在不同场合提起这一天、提起这段与《梁祝》结缘的金色时光。在那个奋进激昂的年代,这是属于他们的青春和浪漫。

  文化、道路、理论的自信

  我一直把这篇文章放在自己的收藏夹里时不时地翻看,是因为它给了我三点重要的启示:

  一是“说中国话”就是文化自信。六十多年前,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成功的《梁祝》,之所以成为永恒的经典,正是因为以俞丽拿为代表的一批时代青年,让小提琴说中国话,并由此让中国的、民族的,成为世界的。

  我认为,《梁祝》用成功的艺术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真正属于民族精粹的,最终都将超越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限制,都将共同汇入到人类的艺术宝库当中。新一代的青年应该带着这样的文化自信,创作更多的民族艺术精品。

  二是“中国特色”就是道路自信。艺术有不同门类和派别。但《梁祝》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它敢于坚持中国特色,从越剧的传统元素和民间传说之中撷取精华,让中国味成为主旋律,从而获得了持久的艺术魅力。没有道路自信,就不会把中国味突出出来,艺术地表达到位。

  三是“洋为中用”就是理论自信。除了借鉴越剧,《梁祝》也试图将中国的民族乐器、民间曲调与交响乐结合。俞丽拿说,包括古筝在内的多种乐器,在《梁祝》中都实现了小提琴式的表达。

  事实证明,这种结合不但为中国民族交响音乐风格的探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更在之后的六十年里,经过不懈发展,建立了中国特色的音乐创作理论,成为中国民族音乐“走出去”的理论根基和有力指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