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会内外/建家庭友善隔离机制 疫后修“心”促全民精神健康\黄元山

2022-04-02 04:24: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可怜天下父母心,笔者作为两子之父,近日接到求助指不少确诊新冠的病童被迫独自入住医管局医院的隔离病房,长时间无法接触或联络父母。此等“骨肉分离”的隔离措施,不只令孩童和家长活在焦虑和徬徨中,更会长远损害精神健康。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更可能令市民抗拒上报儿童的确诊情况,不利社会齐心抗疫。

  幼童确诊被迫“骨肉分离”

  据了解,受影响的孩童小至几个月大的婴儿,也有两岁半的幼童。其中一个个案报称,四个月大的确诊婴儿被送往玛丽医院,其母亲要求陪同婴儿入院,但被医院以各种理由拒绝。更甚者,即使婴儿的情况严峻,甚至出现缺氧,但院方仍然要求母亲离开医院。

  另外,有两岁半的幼童,确诊后送院11日期间,完全没有家长陪同;出院后小孩出现很严重的分离焦虑症状,性情出现剧烈变化,不但如厕也要家长陪同,甚至出现自残行为。

  这些有血有肉的个案,显示制定抗疫政策时,除了要协助市民远离病毒,还须兼顾其精神健康。否则疫情不只伤“身”,更会伤“心”,遗害深远。笔者与研究团队分析海外及本地的相关研究以及专家意见,建议特区政府检视令确诊家庭骨肉分离的隔离政策;提高相关隔离政策的透明度;以及推出措施提升确诊儿童及其家人的精神健康。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相关指引,建议各地政府在设计新冠病毒确诊者的隔离机制时,不应该只取决于感染风险等医疗因素,还必须顾及一旦隔离措施导致家庭分隔对儿童的影响,并应以儿童权益作为主要考虑。

  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指出,本港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权利公约》的协约地区之一,应该注意相关的《儿童病人约章》。尽管当局曾承诺,父母将会被安排与确诊儿童一同入院,然而即使医管局各联网医院的儿科病房占用率只有不足50%,相关措施却未有广泛落实。

  笔者促请政府从速采取以下改善措施:

  一,检视及披露当前因隔离安排而被迫“骨肉分离”的受影响家庭数目和详情,进而及时调整相关“家庭不友善”措施。据协助和跟进个案的组织评估,在过去六星期与家长分离的病童可能多达1000至2000人。

  惟当局面对笔者查询,至今未有具体交代在第五波疫情期间,在医管局医院中家庭分离的个案数据,包括确诊儿童住院的数目及时间;当中未能安排其家人入院照顾的数目以及因而被分离的时长;决定在什么情况下,确诊儿童须与家人分离的机制等。当资讯缺乏透明度,公众监察、尽快检讨和调整政策也就无从说起。

  二,就精神健康而言,因确诊入院而与父母分离的儿童,精神健康会受到冲击,例如出现哭喊增加、分离焦虑,甚至自残等缺乏安全感的行为,亦难免对家长造成困扰。故此笔者建议,由儿童精神健康专家为有关儿童提供诊断及治疗服务,并指导其父母处理相关儿童精神健康的问题。

  此外,建议当局针对确诊儿童搜集数据,并进行追踪研究,以及为康复中的儿童及其父母提供专业的精神健康的治疗和支援。

  三,尽快在医院病床和隔离设施推行“家庭友善”隔离政策,向社会发放清晰讯息,会视儿童及其家长为同一个单位去安排,释除家长焦虑。

  除了医管局的隔离病床,社区隔离设施的容量现时亦已大幅提升;这些社区隔离设施,无论是由社会福利署或是保安局辖下其他部门管理,相关的分流安排都应优先让家庭成员一同隔离。

  再者,在安排确诊儿童及家庭进入隔离设施前,应先评估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例如,有精神疾病纪录的儿童或父母,及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若家居情况许可,应尽量安排进行家居隔离,对其康复的进展更为有利。

  关注疫下儿童精神健康

  除了上述短期措施,新冠疫情对儿童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与海外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港的研究亦发现,在学校取消面授课堂期间,学童因作息时间不规律、睡眠不足、运动量减少,以及更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及社交媒体,都会增加父母的压力以及学前儿童的精神健康问题。

  本地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有特殊学习需要(SEN)及/或其他长期病患儿童、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单亲家庭、低收入家庭等,都是防疫政策诱发精神压力问题的高危群组。停课期间,对SEN学童的校本支援暂停,对儿童本身及其照顾者的精神健康,都带来威胁。

  新冠疫情不止打击确诊家庭及弱势社群,对全港市民的精神健康也有影响。3月18日公布的全球快乐指数报告中,香港在146个地区中仅排名第81。在3月22日港大医学院的新闻发布会上,不少专家也估算,受疫情影响,港人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率,将上升至前所未见的水平。

  故此,修好了“身”,还要及时为市民修“心”、强“心”。尽快改善令家庭分离的隔离政策固然是首要任务,下一步更要推出各种纾缓疫情影响的政策配套,以及实证为本的介入措施。特区政府应不失时机,推动整全综合的精神健康政策框架,在政策、预算和执行机制上,都以身心健康的全人角度出发;同时,致力促进家庭韧力,为未来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复波动未雨绸缪,化解因疫情持续衍生的全民精神健康风险。

  要做到面面俱到的支援,需要一套牵涉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公私营部门资源的整全政策回应。可以想像,公营医疗体系很大机会无法独力应付精神健康服务需求量的急增,故此需要三大元素配合:改革精神健康政策、充分利用私营市场资源、扩大非专科人员及非正式护理网络。这是疫后政府需要正视、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