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增强国家认同 | 增强青年国家认同的三个路径

2022-09-06 04:24:19大公报 作者:李文俊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 / 李文俊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当中抗疫、房屋土地、创科等议题预计是重中之重。但过去几年的事实说明,香港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切实做好增强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这一要务。为此,特区政府可以考虑从完善教学体系、强化师资培训、推动形成国家认同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方面入手,让香港市民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有更深刻的认识,唯有如此,“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才能行稳致远。

  一、完善国家认同的教学体系。过去数年,特区政府不断完善香港的国民教育课程。例如将中国历史科列为初中独立必修科并对课程进行修润,并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原有的通识科。这些工作非常重要,特区政府的努力值得肯定。

  事实上,国家认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正面价值观的教育,而价值观是从小形成的,教育也就须从小抓起。因此,未来特区政府可以研究完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协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从小正确认识国家历史、欣赏中华文化及传统价值观、尊重国家象征和标志、认识宪法和基本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国民身份认同,明瞭身为中国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有量化可评核的元素,并提供具体示例,供学校参考,以助学校整全及有系统地整体规划学生的国民教育。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从客观而言,香港教育界仍然有许多工作要提升,而教师队伍建设、国家认同教育的师资培训,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目前中学教师面临各种挑战,包括人员流失、课程压力增大等问题,这些都要得到重视并予以积极解决。从培训角度,目前既有涵盖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范畴,但基于课程未成体系,教师往往难以做到融会贯通。

  对此,政府可以教育“两步走”。一是做好当前学校、教师所遇到困难的支援和协助,这需要专门的课程督导,更需要摸清师资配备的底数,加强对国民教育、公民教育的资源倾斜。二是做好长远的教师培训,尤其是香港教育大学以及多间设有教育学位的大学,正如中文、英文或数学教育一样,要做到教师在大学阶段就已经接受相关的系统性培训。

  三、推动社会形成良好氛围。强化青年国家认同,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单靠学校一方,全社会都有共同责任。为此,政府要积极运用手中的资源,推动社会各界尤其是民间组织在此方面的工作。例如,要拓宽利用社会媒介开展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思路,壮大爱国爱港力量,对爱国爱港社团除了进行物质性资源(资金或设施)等的直接投入外,设立国家认同教育专案专项,鼓励推动国家认同教育。

  此外,公众教育需要有更多渠道,香港电台作为公共广播机构须履行《香港电台约章》中港台所肩负的公共目的及使命。以往香港的教育电视台会制作一些教育节目供学校选用,未来应当研究增加相关内容,包括增加市民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情况的认识和培养市民对公民及国民身份认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各界期待即将公布的施政报告中,能推出更积极的举措,有效增强香港青年一代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海南社团总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