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发展\坚尼地城社区青年 茉莉

2022-11-20 04:24: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是《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它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历史读物。1587年是明朝平淡的一年,却为后来的倾覆埋下伏笔。作者黄仁宇以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几个万历年间的人物为线索,为读者徐徐展开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态图。

  几个历史人物都怀有抱负,但最后的结局都令人唏嘘。比如位极人臣的张居正一心推动改革,但死后不仅被清算,其主导的改革也无疾而终。海瑞奉行传统儒家道德,是全国的道德典范,但最终没看破官场之道,屡任閒职,一生无法施展抱负。戚继光深谙兵道,提出系统化的强军之路,最终却因为被划为张居正一派而不得善终。就连九五之尊万历皇帝,尽管在早期也曾有励精图治的梦想,但在看透束缚他的礼教制度后,最终选择消极怠政几十年,蹉跎了自己也蹉跎了国家。

  造成上述悲剧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文官集团。文官作为当时社会的精英分子,熟读孔孟之书,本来应该成为社会的脊梁。但他们却深陷派系斗争,终日扯皮争吵,其中不少文官还利用职务中饱私囊,成为社会的蛀虫。然而,深究其原因,制度的一潭死水才是硬伤。因为制度僵化,广大文官缺乏真正的用武之地,所以只能看到“眼前的苟且”,无法眺望“诗和远方”。

  僵化带来的弊病体现在各个方面:在政治上,仅依靠封建道德治国,朝廷议题常年围绕立储等皇家伦理,而非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军事上,重文轻武,国防力量薄弱;对于外族武装力量的崛起,一概采取“以和为贵”的妥协政策,以至于给了满清崛起的机会。在科技上,虽然明朝在造船、天文、数学及农业等方面有成就,但始终不获管治者重视……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整个16世纪,对欧洲来说是地理大发现、科技初步发展、文艺走向进步的一个世纪。而在中国,明王朝越发故步自封,暮气沉沉,逐步落后于世界。

  直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的生活水准才逐步提高,中国的精神面貌才焕然一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