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在西贡水域出现的鲸鱼仍未离开,但被发现身上出现疑似被螺旋桨击中的伤口,引起社会关注。不少人批评商家举办观鲸活动,是不顾鲸鱼安危。有建议认为,政府应借此次机会,完善保护海洋生物法例,并规管观鲸活动。
鲸鱼在香港水域搁浅或死亡,过往并非罕见。事后调查发现,最主要死因是被弃置的渔具缠绕,或被快速驶过的船只击中,也就是人为造成。渔护署于2000年推出观鲸指引,但由于没有约束力,光靠市民自律,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遵守。
就以近日成为城中热门话题的西贡鲸鱼来说,不少市民受好奇心驱使而租船出海追踪,一些商家为了金钱利益作出配合。从一些照片看,有观鲸船距离鲸鱼不过20米,很容易与鲸鱼相撞。亦有自称船家者发帖称,鲸鱼出现在航道中是“自己的选择”。一副“鲸鱼自己找死、不关我事”的态度,令人侧目。
这条鲸鱼的命运如何,不能不令人担心。有立法会议员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巡逻,劝喻观鲸船不要靠近鲸鱼,给鲸鱼活动空间,不能等到有朝一日鲸鱼死了才后悔。有西贡区议员呼吁船家不要再出租船只或组织观鲸团,政府也可以利用无人机高空监控鲸踪,或向其他地方寻求协助,尽快引渡鲸鱼离开香港水域。
有团体认为,香港应该利用这一机会完善保护海洋生物的法例,譬如限制观察船的速度、与目标物保持100米的距离、不得穿行海洋生物的航道、制定违规处罚办法等。香港现有《防止严酷对待动物条例》,可通过修例,将鲸鱼等囊括在内。
立法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保护鲸鱼则是迫在眉睫。为今之计,有人建议划定临时保护区,阻止船只靠近鲸鱼,可以立即派上用场。建议值得有关部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