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地五一黄金周假期,香港共录得约110万名旅客人次访港,较去年同期上升22%。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其中内地旅客人次上升20%,非内地旅客人次上升30%,黄金周的大量旅客,带动多个行业都做多好多生意。对于有内地旅客以“特种兵”旅游模式游览香港,即不住酒店,选择在快餐店过夜或露营,李家超特首表示香港作为好客城市,应欢迎和包容所有旅客,若只欢迎某一类旅客,不利香港形象,重申政府会与业界总结经验,研究如何应对新旅游模式。
黄金周香港丁财双旺,再次反映香港旅游业的竞争力,香港独特的文化气息以及多元的旅游体验,对于各地旅客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中央的多项挺港措施的带动下,加上特区政府统筹有力,做好大批旅客入境的配套准备,令到在黄金周期间尽管香港各处人流如鲫,但依然保持秩序和交流顺畅,让旅客有良好的体验,特区政府的统筹应记一功。
这次黄金周的成功对香港旅游业有不少启示:一是香港必须不断巩固和强化“友善之都”优势,对于旅客更要一视同仁,提供优质、友善、周到的服务,这是香港旅游业的根本。二是香港旅游虽然拥有各种优势,但要将这些优势进一步发挥,需要当局有力统筹和推动,开发更多旅游路线和产品,善用新媒体、创新科技做到旅游宣传推广,对此特区政府和旅发局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和人手。三是因应旅客旅游新模式、新习惯,香港旅游业也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客,因应新的旅游模式,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旅游景点和服务,提升香港旅游竞争力,为经济注入更强活力。
巩固强化“友善之都”优势
黄金周大量内地旅客来港观光消费的同时,也有报道及评论指出,一些内地旅客采取“特种兵”旅游模式,不倾向高额花费。对此,李家超特首回应时直指新的旅游模式出现,亦会常态化,香港必须给予任何旅客良好的体验,香港作为好客城市,应欢迎和包容所有旅客。
李家超特首的回应一针见血,展现格局。香港是国际旅游之都,一向欢迎四方客,不论是高端客或非高端客,不论是消费高或是消费低,都是香港的客人,都会为香港带来人气和财气,有利带动香港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访港旅客不论是业界以及广大市民理应以礼相待,令他们对香港留下良好印象。况且,采用所谓“特种兵”旅游模式的旅客只属极少数,旅客在香港同样会进行各种消费,对于香港经济都会有利好作用,一些报道及评论故意放大个别例子借机炒作,抹黑一些旅客“揾香港着数”,这些说法不但偏颇失实,更是有意挑拨离间两地民众感情,当局有必要讲事实正视听。
服务是旅游业的根本,香港能够成为国际旅游之都,除了自身的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之外,更在于高质的旅游服务,各行各业都以高水准的服务招呼四方客人,令客人宾至如归,这是香港旅游业的核心优势,必须不断巩固和强化。广大市民也应成为香港旅游的“友善大使”,向旅客展现亲切和友善形象,共同擦亮香港“友善之都”的招牌。
旅游业是香港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对本地经济和就业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急速变化的行业,旅客的模式和喜好不断转变,这要求香港在旅游发展上必须做到识变、应变、求变,以新思维、新模式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
着力打造人性化旅游服务
一方面,香港可以着力打造更具针对性、人性化的旅游服务。过去香港一直着力打造大型旅游景点、大型购物商场,但随着内地旅游及消费行业的急速发展,这种旅游模式的吸引力也在减退。香港更要因应旅客的新模式提供新的旅游体验和服务,例如内地旅客近年兴起生态游、海岛游,热衷香港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气息,特区政府和旅发局应该提供更多相关的旅游服务和路线,并且推动本地旅行社提供相关旅游服务。
对于不同地区的旅客,特区政府也应有针对性处理,例如对伊斯兰旅客,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相关食肆和景点,为他们提供各种旅游便利。不同地区的旅客都有不同的喜好和模式,香港要开拓新兴旅游市场,必须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另一方面,这次五一黄金周也再次展示新媒体的宣传效应,不少内地网民通过“小红书”等网上媒体分享香港的旅游资讯,成为香港旅游最重要的宣传平台。未来,特区政府和旅发局应善用各种新媒体和创新科技,发挥网红效应,以多渠道、多模式、“无孔不入”方式宣传香港旅游,政府官员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发挥各自网络,主动宣传好香港、讲好香港故事,推动旅游新模式,广迎四方宾客。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