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香港在关税战下的机遇与优势\姚少华

2025-05-07 05:01: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5年4月,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税率升至最高245%,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香港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美国将香港纳入关税打击范围,导致香港的转口贸易、物流等核心产业面临压力。例如,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直接影响了香港的电商经营。这场始于2018年的贸易战,已从单纯的关税壁垒演变为全球产业链与规则体系的重构之战。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系人”,既面临地缘政治博弈如中美关税战带来的挑战,更需在变局中挖掘制度优势、重塑核心功能。基于香港的独特地位以及其“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我们认为香港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有以下三方面机遇。

  首先,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拥有自由港地位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了货物、资金和信息的自由便捷流动。尽管美国对国家及香港加征关税,但特区政府明确表示“不跟随加征关税”,这一立场既维护了自由贸易原则,也凸显了其作为全球贸易中转枢纽的价值。

  香港对美的贸易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2024年对美贸易总额达5016.72亿港元,在香港主要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内地和台湾地区。美国对香港加征高额关税,将拖累香港对美国的转出口增长。但由于香港对美国的货物仍维持零关税政策,势必对美国的转进口贸易带来显著的帮助。内地游客赴港购买免税美国商品如奢侈品,亦可带动香港零售和酒店业复苏。

  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避风港”

  此外,香港的法律体系健全,金融体系成熟,是全球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的低税率政策如企业利得税仅16.5%和资金自由流动的制度,使其成为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避风港”。

  其次,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有望进一步回流香港,将为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长期的机遇。目前美股市值不低于百亿元人民币,且尚未在港上市的中概股达到19家,市值合计超过1.5万亿元,其中仅拼多多一家就接近万亿元体量。

  4月13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题为《百年变局中又一香港机遇》的网志。他表示,针对全球最新变化,他已指示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若于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首选的上市地。他亦提到,香港正积极吸纳全球各地优质发行人来港上市,目前香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于港进行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

  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回流,将进一步增加香港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市值,提升市场的整体规模。更多的交易活动亦将提高流动性,吸引更多投资者。比如已经回流的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中概股为香港的股市带来了显著的资金流入。在美上市中概股回流将促进香港资本市场的多元化。这些公司涵盖科技、电商、金融等多个行业,丰富了香港股市的行业结构,减少对传统金融和地产行业的依赖。这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为内企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此外,中概股回流对香港的融资环境亦有积极影响。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可以提升香港作为融资中心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同时也为内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三,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遏制中国制造时,香港可利用其全球第三大最受欢迎仲裁中心地位,为内地企业应对技术转让限制提供法律专业服务。香港的仲裁制度基于普通法体系,同时通过《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UNCITRAL)与内地《仲裁法》实现衔接。根据《纽约公约》,香港仲裁裁决可在172个国家和地区直接执行,这一优势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尤为重要。

  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处理的跨境商业纠纷案件量连续三年增长20%。随着内地企业出海步伐加快,跨国诉讼风险攀升。近几年中美半导体企业因技术封锁与供应链重组引发的纠纷尤为突出,如中芯国际与美国企业的协议纠纷,涉案金额超2000万美元。中芯国际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应对协议纠纷,体现了香港在半导体领域的纠纷解决能力。这种“法律防火墙”功能,使香港成为跨国企业化解地缘风险的首选地。

  总而言之,中美关税战虽给香港带来短期压力,却加速了全球供应链在香港的重构。香港凭借其自由港地位、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和“一国两制”的制度弹性,正成为企业突破困局、重构竞争力的战略高地。未来,香港不仅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跳板,更是全球资本在动荡中寻求安全的“避风港”。这座城市的独特优势,将在全球变局中持续闪耀,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关键力量。

  农银国际研究部

点击排行